春末夏初養生料理 | 耆棗扁豆湯
- 食材
- 黃耆2錢
- 白芍2錢
- 白朮2錢
- 茯苓2錢
- 白扁豆2錢
- 甘草2錢
- 大棗6粒
- 花生1兩
- 生薑3片
- 乾大香菇3朵
- 冬瓜半斤
- 豆皮2兩(油炸過)
花生滋養補益,有助於延年益壽,所以民間又稱「長生果」,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脂肪,特別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很高。在眾多食用花生的方法中,以燉食為最佳,這樣既可避免營養素被破壞,又具有不溫不火、易於消化的特點。花生霉變後含有大量致癌物質─黃麴毒素,所以霉變的花生千萬不要吃,應特別注意。此道飲食適合春末夏初氣候濕熱時食用。
乾香菇洗淨,用冷水(淹過香菇)浸泡2小時,取出瀝乾,切成3~4公分大小片狀備用。
花生洗淨後放入砂鍋中,加入2000cc水,大火煮開後熄火,浸泡3小時備用。
冬瓜洗淨,削去外皮,去籽,切成2~3公分大小塊狀備用。
將藥材快速清洗後,放入做法2之花生湯中,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續煮50分鐘備用。
炒鍋加熱放入少許油,將香菇放入爆香後,把香菇、冬瓜、豆皮和生薑放入做法5之藥湯中煮開,轉小火續煮10分鐘,用少許鹽調味即可。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老祖宗的智慧,以天人合一的養生觀念,運用大自然的規律,配合人體氣血的運行進行調理,來達到養生益壽的目的。
春養肝
從立春之日起,經過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到立夏之日止,陽氣經過冬天的密藏,由弱轉旺,自然界萬物生發,到處生機勃勃,稱為少陽,肝膽之氣通少陽春生之氣,春季養肝氣,用飲食調理主要增強機體的陽氣,達到保肝的目的。
夏養心
經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到立秋為止,夏令屬火,為火熱之氣所化,夏季暑熱大地蒸騰,烈日炎炎,雨水充沛,萬物結果成實,夏季養生要以心氣保健為主,飲食調理以清熱降火、溫養為宜。
秋養肺
經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為止,自然界在此時陽氣漸降,陰氣漸盛,萬物經春發、夏長、開花結果,秋季正是成熟收斂的時候。然秋高氣爽、清涼乾燥,大地一片秋燥的景象,養生原則宜潤肺與養陰。
冬養腎
經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止,自然界陽氣潛藏於內,陰氣當令,萬物必藏,人體陽氣也順應天地陰陽升降的規律,腎氣通於冬令,與自然界閉藏之氣相通,冬季飲食調理主要需養腎精,補腎陽,為來春實作準備。
就中醫養生的觀點,「健康素食」是不錯的選擇,長期茹素攝取的食材大部分偏寒、偏油,本書筆者以中醫淺見,運用四季的調補方法,配合素食的藥材與食材相互作用,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