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味台南鼎邊銼
- 材料
- 米漿皮4片
- 虱目魚肉60公克
- 蚵仔30公克
- 小白菜30公克
- 金針20公克
- 木耳20公克
- 調味料
- 魚骨高湯1,000公克
- 芹菜末10公克
- 胡椒粉1小匙
- 香油1小匙
鼎邊銼是一道福州風味小吃,據說為明末清初「闖王」李自成落難逃亡民間時,向百姓乞討來果腹的食物,後來李自成登基稱帝,便下令將這道菜列為宮廷佳餚。如今已相當少見,只剩下台南安平、基隆廟口、中國閩南沿海繼續流傳。
魚骨高湯製作法!
將4兩的虱目魚骨,清洗乾淨後,和青蔥(1兩)、薑片(1兩)、米酒(1大匙)等放入鍋中一起熬煮1小時即可。
米漿皮製作法!
先把在來米放入水中浸泡2小時,然後磨成米漿。在熱鍋後,沿著鍋邊把米漿緩緩倒進鍋內,待完全凝固後,再用手撕起即可。

先將金針、木耳分別浸泡在水中,約10分鐘後,待完全漲開,即可取出備用。

用中火把魚骨高湯煮滾,再依序放入虱目魚肉、蚵仔。

滾煮約30秒後,再把金針、木耳加進鍋內。

接著放入米漿皮、小白菜,繼續熬煮1分鐘後,即可起鍋。

最後把高湯和食材一起裝入碗內,再放入芹菜末、胡椒粉、香油等調味料,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