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麻油怎麼挑?這 3 招輕鬆辨別好壞!

記者/陳方如 攝影/記者李惠洲 2018/03/26 08:00

麻油是以芝麻為原料壓榨而成的食用油,以黑芝麻製成的麻油最常見。台灣人稱麻油為「胡麻油」或「麻油」,台語「胡」和「黑」口音近似,因此也被稱為「黑麻油」,其實三者所指都是麻油。

以白芝麻製成的麻油通稱為「白麻油」,以白麻油再摻入沙拉油、白芝麻純度較低的,則大多稱做香油、小磨麻油及馨油。

麻油怎麼挑? 3 招辨別好壞

POINT 1 看外觀色澤

拿著麻油瓶子站在亮光處,透過光的映照,觀察麻油色澤,品質佳的麻油透光性較佳、清澈,在陽光下帶有透光感。

POINT 2 聞味道

開瓶試聞味道,純麻油會帶有自然的油脂香。滴一滴麻油在手背上,以另一隻手磨擦生熱,麻油遇熱會變香,好的麻油會散發自然清香,如果是花生香或是刺鼻的香氣,則代表這瓶麻油是添加了其他香料的劣質品。之後再以衛生紙擦掉手上的麻油,手不帶有油膩感,才是100%的純麻油。

POINT 3 試喝

倒一點點麻油試喝,好的麻油入喉清香且不帶有油膩感。

麻油的保存技巧

麻油遇熱及遇水都會變質,因此麻油的保存,不需冷藏需置於陰涼乾燥處,避免讓日光照射或是放置於瓦斯爐旁,也易遇熱,一旦麻油開封後,每次使用麻油,瓶口都要完整緊閉,避免讓麻油蘸到水

麻油根據做法的不同,保存的期間也有所差異,以傳統冷壓製法以及水洗製法的麻油保存期限較長,一般熱壓或溶劑萃取的保存期限較短,尤其是添加其他油品的不純麻油,回去保存僅能放3到4個月,之後便會產生油臭味。

純的黑麻油保存期間可長達10年,純的白麻油則可保存約2~3年,仍建議食用油及早食用完畢較佳。

 

下一頁:什麼人不能吃麻油?

麻油的正確入菜方式

傳統中式料理在料理時都會先熱鍋熱油,接著再倒入香料爆香,熱鍋的動作,可讓料理不蘸鍋,但因麻油不耐高溫,熱鍋易使麻油變苦,因此在進行麻油料理時,不需熱鍋,可直接將麻油倒入鍋中,開小火讓麻油呈溫油狀態,即可避免因高溫讓麻油產生苦味,亦可讓料理不蘸鍋。

另外,麻油料理不建議有過多的程序,易使麻油變得更燥熱,麻油拌麵線、麻油涼拌蔬菜就是簡單烹調法,就能表現麻油特質與香氣。

以老薑與麻油一同爆香,老薑更能提出麻油的香氣喔!

麻油怎麼吃才對?

高雄市立中醫院的謝家誌醫師指出,生芝麻屬甘平食材,但因製作過程「炒芝麻」的步驟,讓麻油產生燥熱,在寒冬容易手腳冰冷的體質,吃適量的麻油就很適合,但夏天仍可食用適量麻油。要注意的是,容易口乾舌燥的燥熱體質,則要避免吃太多。

什麼人不能吃麻油?

醫師指出,麻油的不飽和脂肪酸易造成子宮收縮,建議女性在生理期間,盡量不碰麻油,此外,若有感冒、發燒、咳嗽及嘴破等症狀,也避免食用,以免火上加油,讓病情更嚴重。

麻油料理雖能進補,卻不是誰都能吃喔!

真的嗎?麻油還有這些用法?

網路上流傳,麻油可以防蚊,是真的嗎?

麻油會防蚊的說法,來自於麻油塗在皮膚上所產生的油膜,易造成蚊蟲易沾黏、而不願靠近皮膚;但麻油揮發後油膜會消失,故塗麻油防蚊的時效性,也以短時間為主,且對於易過敏的膚質較不適用。最根本的防蚊方法,還是以穿著長袖、長褲等包覆住肌膚,不讓肌膚外露的衣物為主。

網路上流傳,可用麻油滋潤皮膚、頭髮,適合嗎?

常聽婆婆媽媽說,在古早年代,麻油曾是用來滋潤肌膚及頭髮的好幫手。醫生指出,芝麻大多用於口服食用,用於外用的部分較少,那是在早期資源不易取得的年代,因麻油所含的油脂塗抹於較乾燥的肌膚及頭髮髮尾,帶有滋潤感,才會造成婆婆媽媽將麻油塗抹於皮膚及頭髮的習慣。

但因麻油塗抹於肌膚上,易帶有特殊香氣,且塗抹於頭皮易造成頭皮油脂堆積,產生皮膚病,現代人有護髮品及乳液,已不需麻油外用。若有任何外用麻油的問題,一定得先詢問過專業醫師,依醫師的指示來使用,較為安全。

延伸閱讀:
多吃能減肥?椰子油真的這麼好嗎?醫師帶你破解迷思
酸價?發煙點?挑選橄欖油,先看懂這兩大數值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