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茶其實原本是鹹食?臺馬擂茶風味差別在…

2018/05/16 09:00

編按:說到客家人,臺灣人幾乎都會不約而同的想到「擂茶」,但你知不知道「擂茶文化」其實並不是客家人長久以來的傳統,而是由政府創造出來的觀光活動?

在臺灣人的認知中,擂茶是吃甜口味的。(本報資料照)

臺馬擂茶大不同

不是所有客家人都吃擂茶,也不是所有吃擂茶的都是客家人。在原鄉的客家人中,只有在粵東、贛南、閩西部分區域的客家人有吃擂茶習慣(海豐跟陸豐地區稱為「鹹」);吃擂茶的也不全是客家人,在原鄉部分山區少數民族也吃擂茶。

然而為什麼一想到擂茶就聯想到客家人呢?廖純瑜告訴我,客家族群久居崇山峻嶺中,長期與世隔絕,資訊封閉,所以與部分少數民族一樣,較能完整地將擂茶的飲茶習慣世代相傳,而擂茶又隨著客家族群的移民腳步散播,日久之後就成了客家的符碼。

擂茶其實原本是鹹食?

擂茶隨著大批移民來到了大馬,原本只是鄉民間的日常生活飲食,自己享用也用來招待賓客,逐漸廣為大眾熟知與接受,開始有店家以專售擂茶或鹹茶維生,其中又以河婆客的擂茶做得最出色,因此店家招牌經常標榜「河婆擂茶」。河婆與擂茶這兩個名詞就像「海南雞飯」一般黏在一塊了,好像不掛上河婆二字就不正宗似的,只是這並不代表招牌打著「河婆擂茶」的一定是河婆人,我認為經營者只要能夠用心做、口味好,是不是河婆人倒也不那麼必要。

河婆擂茶可以一口湯、一口飯吃,也可以做成茶泡飯式吃。(圖/聯經提供)

被創造的北埔客家擂茶

說到河婆擂茶前不免要談談臺灣的「客家擂茶」,這個在一九九八年被創造出來的傳統。臺灣的「客家擂茶」發源地就在新竹縣北埔鄉,當地政府為了活絡觀光產業,就以河婆擂茶原型做為基礎,發想出一套適用於觀光、既能在短時間內自己動手做又能享用成品的套裝文創項目,時至今日,「客家擂茶」已經成為臺灣人眾所周知的客家特色飲品。

臺灣的「客家擂茶」比較講究程序。以北埔一家提供「客家擂茶DIY課程」的店家為例,備有螺紋陶缽、番石榴擂棍作為擂茶工具,研磨用食材有綠茶茶葉、芝麻、南瓜子、花生、綜合擂茶粉,另提供小餅乾作為搭配擂茶的茶點。

擂茶步驟是先將茶葉倒入缽中磨碎,再放芝麻磨碎,接著放南瓜子磨碎,最後才是花生,由於堅果類研磨後出油,磨完後的成品呈現黏稠的泥狀,完成後再混入一包綜合擂茶粉,綜合擂茶粉標榜是由二十多種五榖雜糧製作而成,成分包括薏仁、玉米、黑豆、豌豆、紅豆、黃豆、百果、芡實、燕麥、胚芽米、砂糖、杏仁、枸杞、雪蓮子、淮山等,每家配方不盡相同。喝法是在研磨好的成品中倒入熱水,第一先喝原味茶湯,第二加入現成的米粻(爆米香),米粻浮在茶湯上,一邊品飲一邊咀嚼,感受米香氣味。

臺灣的「客家擂茶」與大馬擂茶(鹹茶)最大不同,就是前者是甜的,被視為飲品,經過改編而成;後者是鹹的,當作飯湯主食,屬於原創。

只能說這個計畫太成功了,而且北埔鄉百分之九十八以上都是客家人,一般人不疑有他,照單全收,北埔鄉幾乎就成為人人眼中客家擂茶的故鄉了。即便有客家人對於為了觀光需求而改造傳統飲食感到不滿,還有人力圖推廣正宗版擂茶以撥亂反正,仍無法扭轉深植人心的既定印象,全世界若有人對擂茶是鹹的這件事感到無比驚訝,應該就是臺灣人了。即使事後正宗版擂茶問世,也並未帶給臺灣人鬧雙胞的困擾,反而另取了一個新名詞,叫做「擂鹹茶」以便與原本的擂甜茶區隔,「客家擂茶」的江湖地位完全不受撼搖。

臺灣版本的甜擂茶。(本報資料照)

關於本書
關於本書

啊,這味道:深入馬來西亞市井巷弄,嚐一口有情有味華人小吃 /聯經出版

全臺灣第一本馬來西亞華人飲食文化專書!
作者陳靜宜受大馬知名飲食作家林金城啟發,長期鑽研馬來西亞飲食文化,每每遠赴吉隆坡、怡保、麻六甲、檳城等地,親自品嚐各式華人美食,採訪其人其店,記錄「吃一次少一次」的道地小吃。

以馬來西亞的人和食物為主軸,囊括福建、潮州、廣東系的經典小吃,寫馬來西亞食物激盪出的辛甘鹹香,也寫背後的華工歷史與庶民文化;寫馬來西亞小吃的誕生與淵源,也寫老店與老時代的軼聞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