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打造舒適的廚房?冰箱、廚具收納 10 重點記起來!

示範/山下英子 資料提供/台灣廣廈 2019/03/26 07:00

想好好下廚,卻總是覺得很懶很煩躁?跟著「斷捨離」達人,從打造讓人「想站在裡面」的空間做起!

為什麼會不想煮飯?

下廚很麻煩。想菜單很麻煩。這是許多人的共同心聲。即使如此,人每天依舊要用餐,也要顧慮到家人總是餓著肚子等吃飯。有些人應該覺得這是種沉重負擔吧!本篇並不是要傳授「加強料理技術的小竅門」,而是「從根本改變下廚想法」。「麻煩」、「懶得動手」、「不想做」的心情背後,是「作業」、「義務」、「不得不做」的情緒在作怪。要怎麼做才能產生「想吃」、「想下廚」的心情呢?

(圖/pixabay)

「分次型家事才是基本做法」

煮飯也是同理可證。最重要的是配合自己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心情去做。只要能明白人心易變是理所當然的道理,就不會「一口氣採購」。因為人類本來就無法管理大量物品。「大容量」食材與調味料等也是盲點之一。我們很容易被「好便宜!真划算!」所吸引,結果購買後反而剩下一大堆沒用完。物品其實有其「適量」限制。

破除「常備菜」迷思

常備菜同樣是「總合型家事」的一種,必須避免這種做法。一般所謂的常備菜,本應指「還剩下一些食材,乾脆拿來做點料理」、「正餐之外的小配菜」的意思。採取「一口氣購買」、「做常備菜」的行動,結果就是看著食材淹沒廚房,料理檯亂七八糟、冰箱無一絲空隙、甚至連流理檯也堆滿餐具。大家會想站在這樣子的空間裡下廚嗎?如此環境只會讓人懶得動手吧?

遇到這種情況,第一優先就是打造一個「讓人想站在裡面的廚房」。減少物品數量、不堆積東西,也不延遲廚房裡的工作。料理檯的檯面上維持乾淨寬敞、冰箱的食材擺放一目瞭然,如此一來自然能激起居住者的食欲,讓人打起勁來決定:「煮頓美食吧!」

冰箱內要讓人「一目瞭然」

 TIPS 1 別用塑膠袋保存食材!

各位,請打開你家中的冰箱看一看。裡面有什麼食材,各有多少數量呢?食材跟調味料都能一目瞭然嗎?很多人習慣把買來的食材連同塑膠袋塞進冰箱,比如裝在塑膠袋的蔬菜就直接放進蔬果室,也許是因為塑膠袋尺寸很符合蔬菜大小吧!但是每當打開蔬果室時,都會因為塑膠袋而導致空間擁擠,也看不清楚是蘿蔔還是高麗菜。

此外,商家有時會附上比塑膠袋更薄的透明袋,預防食材在手提時掉出或是漏出湯汁。但是當食材放入冰箱後,就不需要這層袋子了。裝在紙盤或保麗龍內的肉跟魚也換到更容易看見內容物的容器裡保存吧!購買食材回來後,首先該做的就是取出塑膠袋及透明袋中的食材。只需花「這一點工夫」,就能瞬間變得更容易檢閱,並方便取用冰箱的食材。我都會把蔬菜移裝到透明夾鏈袋。雞蛋則是從包裝盒中取出,像裝橘子的方式,改裝到略帶深度的容器。

(圖/台灣廣廈)

 TIPS 2 調味料「等有需要時再買」

我的常備品只有醬油、鹽巴、味噌、味醂跟料理酒而已。其餘則是配合料理去購買需要的物品。有些人家中的廚房就像商店一樣擺了成排的香料。但是,平常會用泡打粉嗎?大量庫存的食材和調味料都沒用完就扔了,這樣的情況也很常見。一旦習慣了「一口氣購買」、「做常備菜」,人就會停止思考,同時麻痺自己的感覺與感性。

 TIPS 3 一個動作就能取出冰箱物品

要讓冰箱隨時呈現能俯瞰內容物的狀態。當食材被塞到冰箱深處看不見的地方,之後就會被遺忘,最後害自己重複購買。如果無法把握冰箱裡有什麼或是缺什麼,那就該馬上斷捨離。

 TIPS 4 盡量消除冰箱中的色彩

打造讓食材看起來更美味的冰箱,一開始就先撕掉寶特瓶的標籤,但招待客人用的氣泡礦泉水除外。

 TIPS 5 調味料、乾貨放在冰箱統一管理

常用物品也應「統一管理」,流理檯濾網也要從包裝袋中取出,廚房的流理檯濾網要先從外包裝中拿出來,並統一放到透明的容器,擺在流理檯上方的櫃子中。

(圖/台灣廣廈)

下一頁:【打造舒適廚房,還有哪些收納訣竅?】

不需要有蓋子的容器

 TIPS 1 一個動作就能取用的透明袋子

塑膠盒這類的密封容器非常便利,各位家中共有幾個呢?大塑膠盒裡裝著中塑膠盒,中塑膠盒裡還有小塑膠盒。家裡放了上百個塑膠盒,甚至還有塑膠盒專用的收納空間。我時常聽到上述情況。但是,越來越多的塑膠盒,真的有發揮到用處嗎?

我為了預防密封容器增加,刻意把容器收在冰箱,並限定「總量」,最多只放十個小型密封容器(ZIPLOC商品),以及五個大型盒子。若有煮好的白飯就分成小袋裝後冷凍保存,便於之後使用。

 TIPS 2 密封袋比密封容器更好

不過,最近我也開始轉向將「密封容器」斷捨離,改用ZIPLOC出品的密封袋。這是因為密封容器皆有蓋子,不能立刻取出食材。而且盒子容易上下堆疊,會讓人不經意地越積越多。

(圖/台灣廣廈)

不少人在使用冰箱時,只會將東西放在外層位置,而甚少用到內部空間,若是如此,還不如乾脆換成薄型冰箱。正因如此,我個人偏愛使用密封袋。使用密封袋幾乎只需一個動作就能取用,也能用完即丟。有的人會重複清洗利用,不過這樣會多出清洗與晾乾的麻煩,但選擇使用袋子,不就是為了節省麻煩嗎?米我也是用密封袋保存。最初先裝在兩公斤裝的大容量袋子,等米量減少後,再分裝到小袋子。

 TIPS 3 用夾子提醒自己

我家中的冰箱門架上還夾了八個強力夾,這是用來封裝沒使用完而裝袋的食材。當俯瞰檢視冰箱時,夾子就能提醒自己「這個只吃到一半」。

 TIPS 4 「透明收納」一清二楚

封箱膠帶也收到透明的袋子裡,密封袋不只能活用於冰箱區。把黏人的封箱膠帶放到密封袋就不會亂黏東西,毫無壓力。

 TIPS 5 洗臉檯的東西 一個動作就能拿取

洗臉檯會用到的東西分類整理後放到透明玻璃杯,並收到洗衣機上的櫃子裡。實現「打開櫃門就能拿到東西」的目標。容易弄丟的梳子、刷子都放在一起。

(圖/台灣廣廈)

下一頁:【鍋具、餐具的選購、收納有學問!】

放在廚房可見之處的東西要極度少量化

依造型外觀選購鍋具

以前我在某本雜誌上看到一則介紹英國廚房的文章。宣傳標題是「平面上只放一個水壺」,當下深有同感。現在我的廚房裡,放眼所見只有擺飾容器、茶具、新買的蒸氣烤麵包機以及熱水壺。其他雜物都收進抽屜,餐具則收在櫃子裡。微波爐與電子鍋可以用其他用具替代,因此我將這兩者斷捨離。

生活中有所謂的「實用之美」,意思是好用的東西是經由工匠、職人精心設計製作而成,自然也會成為優美的物品。我挑選廚具就是基於這個重點。至今為止,我從外觀來選擇購買還未曾出錯過。例如我家的鍋子跟平底鍋是使用 LE CREUSET 品牌的紅色鍋具。紅色同時也有促進食欲的功效。

鍋具的收納

標準尺寸的鍋子、稍大一點的橢圓形鍋子、煮白飯用的小鍋子,最後加上平底鍋,我的家中總共有四個鍋子。我把鍋子放在瓦斯爐下的抽屜,能夠一眼俯瞰所有鍋子。鍋子下鋪著墊子(宜得利的矽膠墊),使鍋子之間保持足夠的空間,因此取用相當方便。因為我限制了鍋子的總數,才能夠這麼做。我的家中沒有不常用、或者用起來不順手的鍋子。

要讓人在廚房舒服地下廚,「動作(勞力)比動線更需仔細考量」。當我要用鍋子的時候,先拉出抽屜,接著一個動作就能拿出鍋子。煮好之後也能直接端上桌。如此大家應該也察覺到,漂亮的廚具不只是外觀精美,其實還另有優勢。

(圖/台灣廣廈)

湯勺、鍋鏟等廚具「統一」放在站在料理檯前或瓦斯爐邊就能伸手可及的櫃子。很多人會把這些料理器具掛在牆上,但我個人並不喜歡在牆上掛很多東西。我廚房的牆壁上只掛了小型砧板、隔熱手套與剪刀。我喜歡少量東西掛起來的那種輕盈感。

餐具的收納

取用餐具時也要以「幾乎能一次完成」為標準。因此要精簡數量,手邊只留下會珍惜使用的餐具。
為了實現「一次完成」的動作,餐具器皿要避免重疊放置。遇到需要疊放的情況,也只選擇極少量的同款式、同類型的東西,因為東西疊得越多,拿取的動作數也會隨之增加。過了一段時間,就會發生小碗盤被疊在大碗盤下面的難看畫面。把碗盤或廚具放在櫃子中,像是在商店販售般地展示吧! 讓用具之間留下喘息的「空間」,這麼做不只畫面美觀,也會大幅提升使用的流暢度。

放在廚房裡的「愛用品」

享受喝杯茶的愉快時光

這套茶具組放在廚房的一角。因為我經常去中國跟台灣,常有機會發現好喝的茶,所以也常使用它們。我個人還會加蜂蜜到茶裡。

(圖/台灣廣廈)

廚房裡的家電新成員

咖啡機被我斷捨離了,取而代之的是加強烤麵包功能的蒸氣烤麵包機。除了麵包以外,還能在家裡烤年糕,因而決定購入。

(圖/台灣廣廈)

延伸閱讀:
日本媽媽的廚房收納原則!工具分別擺在「水區」和「火區」
冰箱不塞爆!小道具收納法快學起來!

關於本書
關於本書

家事斷捨離:第一本打破收納迷思、讓每個人都能不必特別花時間就做好家事的減法生活書! /台灣廣廈

‧百萬暢銷作家最新力作,幫助所有為家事所苦的人生活變愉快!
‧一一點破收納迷思,讓家事變麻煩的刻板想法要先統統斷捨離!
‧符合現代人的忙碌日常,做家事只要利用早晨、夜間輕鬆實踐!
‧照片說明、搭配可愛插圖,讓你對斷捨離生活的實踐一目瞭然!
‧不再被家事束縛、找回生活餘裕,在舒適空間裡享受自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