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除了食物要講究,餐具品質也必須經過嚴格把關。好看的食器不但擁有裝飾餐桌的功能,還能讓食物變得更加美味!
日本是十分注重餐具文化的國家,從懷石料理文化就能略見一二,享用懷石料理一餐下來,動輒需數十種餐具的運用,即使是新和食(傳統懷石類型的和食因應環保潮流而簡化餐具的使用)也會運用10多種器皿呈現料理的美味,透過餐具,人們能夠體會出日本飲食文化的獨具匠心和餐具工藝的千變萬化,選購時也會從器具的機能、手感和造型色彩等多個方面去考慮。
所以透過餐具可以窺視出主人的生活品味,在日本,餐具文化更是深入到各個家庭中,即使是一般家用餐具,種類和數量也比其他國家普通家庭的餐具多出許多,因為日本家庭餐具不共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用餐具,餐具大小、花色自然不同,而且日本人很重視餐具拿在手中的感覺,以及就口時的觸感。不光是視覺上要賞心悅目,方便使用的大小、肌膚接觸的感受、恰到好處的重量、穩定的重心等都很重要。
日本男性的碗其口徑都比女生的碗略大,高度也不同。就連夫妻對筷也是男用的比較長,其實並不是男女差別待遇,而是配合男女手掌大小,以方便使用性為訴求,製作出符合人體工學的優秀餐具。
於是在種種對餐具的堅持與巧思下,造就了日本餐具文化的蓬勃。圖案上則從早期單純的點、線組合,到近期的大自然花朵、動物與風景、人物等造型;為了促進觀光,也注入不同的縣市的地景特色,如同富士山或廟宇、名勝溫泉等在地特色,實用與收藏性並存。
因日常生活中習慣稱「陶瓷」,很可能讓人誤以為是同一種材質的器具,但其實陶跟瓷完全不同。陶與瓷的製作方式及流程,大致差不多,可大略分為取土、成形、上釉、裝飾、燒製,較大差別在於捏製階段所用的「坯土」材質不同以及燒製溫度不同。而陶器較為粗獷、色彩較深;瓷器則細緻白皙,通常可製成較輕薄容器,不同魅力皆各受喜愛。
由於許多陶、瓷器會上釉,不一定可從外表看出是瓷器還是陶器,這時可以將器皿翻過來,由底部的「圈足」來判斷。因為碗、盤、杯入窯燒製的時候,因燒製溫度不同,底部燒不到的地方,仍會呈現素坯色多屬陶器,而光滑的圈足多屬瓷器。
圈足指的就是碗底的圓形圈狀,陶和瓷在觸感上有很大不同。此圖圈足為素坯色,為陶器。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