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冬令進補會選擇烏骨雞,中醫也推崇「見黑三分補」的概念,在營養學上烏骨雞有什麼營養嗎?烏骨雞為什麼是黑色呢?烏骨雞蛋有比較好嗎?快速解析給你知!
烏骨雞的別名為「絨羽烏骨雞」,英文也與此別名相襯,稱為silkie chicken或silkie fowl。
烏骨雞自古是補品聖品,目前主要的商用雞種有兩種:
最常見的「白羽」烏骨雞是由凱馨實業在成立前,自許多養殖場挑選繁衍的商用烏骨雞群。後進駐畜產試驗所後,進行繁殖、選育與種源固定後建立此品系(1)。
另外一種全身黑羽的烏骨雞,稱為黑絨烏骨雞,是民國84年自中國大陸引進種蛋,後續經選育而成(2)。
烏骨雞是演化過程中的自然突變種。研究顯示,一般雞種具有抑制基因,能抑制黑色素母細胞隨著神經細胞的遷徙;但烏骨雞缺乏此機制,讓其胚胎發育過程時,黑色素母細胞會隨著神經細胞遷徙,並分佈於真表層與結締組織中,產生黑色素並使這些組織呈現黑色(3)。
以下根據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的「全雞經過去頭尾、翅膀、腳、內臟與骨頭」的測定數據,分析土雞、肉雞與烏骨雞營養成分:
烏骨雞蛋白質含量:17.9克/100克
肉雞蛋白質含量:16.1克/100克
土雞蛋白質含量:19.0克/100克
烏骨雞水解胺基酸含量:18,832毫克/100克
肉雞水解胺基酸含量:14,697毫克/100克
土雞水解胺基酸含量:16,005毫克/100克
烏骨雞支鏈胺基酸含量:3,287毫克/100克
肉雞支鏈胺基酸含量:2,642毫克/100克
土雞支鏈胺基酸含量:2,607毫克/100克
在營養學方面,烏骨雞的蛋白質含量與土雞相仿,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組織的主要構成物質,能幫助組織修復、用於肌肉成長,因此烏骨雞對正在發育的小孩、長者或者術後、病後休養的人而言,也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
此外,烏骨雞的水解胺基酸與支鏈胺基酸含量更高,針對遊離與支鏈胺基酸的功效,如:精神旺盛、增強體力,可能會更快速有感。
這是雞肉本身數據,若是加工製成滴雞精、需要視其一包滴雞精所含的量而定。
現在正興起黃殼蛋、烏骨雞蛋的風潮,但是以營養學來說,白殼蛋、黃殼蛋與烏骨雞蛋的蛋白質差異不大,而在其他營養素可能略有差異,但這些營養素也可從許多食物而來,因此不用過於拘泥於雞蛋。
以每百公克而言,大約為12.7克到12.9克間,但是烏骨雞蛋較小,使得烏骨雞的蛋白質含量較低。
烏骨雞蛋:5.6克/顆(每顆44克)
白殼蛋:6.8克/顆(每顆53克)
黃殼蛋:6.8克/顆(每顆54克)
以每百公克而言,大約為556-729 I.U.間,這項營養素則是烏骨雞略微勝出。
烏骨雞蛋:321 I.U./顆(每顆44克)
白殼蛋:297 I.U./顆(每顆53克)
黃殼蛋:300 I.U./顆(每顆54克)
以每百公克而言,黃殼蛋為1.14 a-TE、白殼蛋為2.46 a-TE,烏骨雞蛋為2.97 a-TE,烏骨雞略微勝出,但是烏骨雞蛋較小,可能單顆含量會比其他雞蛋低:
烏骨雞蛋:1.12 a-TE/顆(每顆44克)
白殼蛋:1.3 a-TE/顆(每顆53克)
黃殼蛋:0.62 a-TE/顆(每顆54克)
文獻來源:
1.凱馨錦達烏骨雞。農業主題館-雞。農業部畜產試驗所。2023。
2.黑絨烏骨雞。農業主題館-雞。農業部畜產試驗所。2010。
3.絨羽烏骨雞皮膚顏色之形成。農林學報。2009。
4.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文/林世航 營養師
林世航 /營養師
營養師高考榜首、台大碩士、台大博士候選人,經營粉絲專頁「林世航營養師的探索營養」,為「好食課」的專聘營養師,用最貼近於生活的方式,將艱深的營養、食品的相關知識傳遞給大家。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