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容器因質輕、耐用且價格便宜,是常見的容器材質。使用上有沒有任何需要注意的事項?哪些情況可能反而有吃下有毒物質的風險?現在帶你認識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塑膠容器,並提點各種使用情況。
依法令規定,塑膠容器的底部或是外包裝標籤上,必須印上三角形的回收標示,其中的數字1∼7代表塑膠材質,不同的材質有不同特性及不同的耐熱度,因塑膠容器在製造過程中,有添加如塑化劑、色素等,如遇高溫加熱、熱油或強酸鹼等,都可能對身體有害,故使用前,可根據表格,瞭解不同塑膠容器之特性與耐熱度。
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可重複性使用或用完即丟的一般塑膠類食用容器,都應標示材質名稱、耐熱溫度等資訊。因此,購買時可留意外包裝、產品外觀底部等地方,若無法看出該塑膠食品容器的回收編號、無法得知其塑膠材質,就不該購買。
購買塑膠食品容器前,應依據欲裝盛的內容物,選擇適合的塑膠容器。若是要選購用來盛裝熱湯、熱麵食的容器,就應以耐熱度較高的材質為主,如PP;若購買的塑膠容器要裝酸性果汁,則建議以耐酸材質的容器如LDPE、HDPE或PP材質較佳。
清洗時,用菜瓜布輕刷即可。
常見的塑膠原始色多為白色、半透明或透明色,市面上的塑膠產品若有顏色,大多經染色處理,會有染色劑等添加物的疑慮,建議儘可能選擇塑膠原始色的容器。
倘若真的必須購買顏色鮮豔的塑膠製品,如有漂亮圖案的外觀等,則儘量選擇內部素色、圖案位於外層的塑膠容器,且使用時也要避免接觸高溫及油脂類食品,免得染色劑融入食物。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