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和湯分開盛裝的日式沾麵,是這幾年很受歡迎的日式麵食。
沾麵 (つけ麺) 源自1961的日本東京,創始人是有沾麵之父之稱的山岸一雄,他創造了將蕎麥麵條與熱湯分開盛裝上桌,再夾取麵條放入醬汁中用「沾」的方式食用,於他自己的拉麵店「大勝宣」推出。這樣特別的吃法在東京大受歡迎後,也推廣到日本各地,2000年後成為日本的代表麵食之一。
拉麵是把煮熟的麵直接放入高湯裡,不過沾麵在煮熟後會先「過冷水」,不僅可以洗掉表面的黏液,讓麵條吃起來更滑順潤喉,還能因瞬間降溫使麵條的口感更加緊實彈牙,並將麵的原味綻放出來;因此麵條上桌時大多是冷的或室溫狀態,不過亦有店家提供熱的沾麵。
沾麵使用的麵條包括了拉麵、烏龍麵和蕎麥麵等,一般都會加以改良成麵芯較硬的粗麵,除了增加讓湯汁吸附的面積外,也更能感受麵的原味與嚼勁,沾了醬汁後仍能維持原本的Q度!冷麵加上溫熱的醬汁,再配上和一般拉麵相同的筍干、海苔、叉燒和雞蛋等經典配料,搭配得恰到好處。
用筷子夾取沾醬食用,讓粗麵條吸附濃厚湯汁。
因為吃法不同,日式沾麵的那碗「湯」更準確來說是「醬汁」,多數店家會使用魚介醬油、豚骨、味噌等等味道濃厚的搭配,鹹度、濃度和含油量都比一般湯品高,才能沾裹在麵條上入口,直接喝的話非常的鹹。
沾麵的「湯汁」比較油膩。
沾麵怎麼吃?建議可以先吃一口沒有沾醬的麵條,品嚐它天然的香氣和口感,再沾取湯汁。享受完麵條後,大家也習慣把美味精華的湯底喝光吧?這麼鹹的湯汁該怎麼入口?來點清湯稀釋就行。
沾麵的清湯 (スープ割り) 以往是從煮蕎麥麵的蕎麥湯而來,沾麵的「湯頭」實在太濃郁,因此最後會再加一些湯水沖淡;不過現在多數店家都會另外準備豚骨、昆布或魚介等高湯來稀釋,讓顧客能享受每一滴湯底精華。每間店供應高湯的方式不同,有些會在水瓶裡供客人自行取用,有些店則要主動請店員幫忙加湯;下次吃完沾麵,可別忘了加點高湯,喝起來又是另一番風味!
除了加高湯,有些人也會買白飯放入醬汁中食用,下次試試看吧!(PhotoAC)
–
延伸閱讀:
吃起來都是「鹹甜鹹甜」!日式蒲燒、照燒哪裡不同?
源自海軍伙食?原來吃日式咖哩一定要配這樣小菜!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