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對用餐椅!從 4 大結構下手

示範/小馮 2016/05/10 14:21

採購前先知道!

現場試坐的方法

大部分家中的餐桌高度為75公分左右,因此選購的椅子高度,包含椅腳與座墊高度約43∼47公分最適中,餐椅的外觀與材質需與餐桌協調。試坐餐椅時雙腳掌需著地,不能是惦腳尖的坐姿,坐餐椅用餐時,大多會坐椅面1/2~2/3部分,坐餐椅用餐時背部是往前傾,身體背靠於椅背的機會不多,因此椅背的舒適度可能就較不列入選購考量。

了解餐桌外型與餐廳空間

住家坪數約80坪以上的空間,餐廳大多為正方型,大部分會選購直徑約135公分的圓桌,一般小公寓住戶或住家坪數為中小坪數者,大多會選購方桌、長型桌或摺桌,除了觀察餐桌桌面及桌腳材質,以做為搭配上的參考,也要丈量家中餐桌離地面的高度及原本舊餐椅的高度,瞭解家中裝潢風格,均可做為選購餐椅的依據。

家中餐椅汰舊換新,除非餐椅單價特別高或材質特別好,才建議針對壞損處做修補,舊餐椅修補的價位直逼新餐椅,建議直接買新品較划算。 

重點一:椅腳

木質椅腳

可分為訂製品與量產品,訂製品單價偏高,量產品可分為原木上漆、原木貼實木皮與實木腳三種。

木質椅腳測試法:
用肉眼觀察木紋、用手去觸摸是最好的辨識方法,手摸椅腳若表面為粗糙不平整為較差的木頭材質,觸摸感為光滑平整則為品質佳的木材。
可用提舉測試,整張椅子若沉重、不易搬動,表示材質較紮實,但搬動上可能較不便。若重量太輕,則可能為品質較差的木材做成。

金屬椅腳

可分為鐵腳噴漆、鐵腳鍍鉻與不鏽鋼三種,目測時金屬色澤較不亮,鐵腳鍍鉻的椅腳與不鏽鋼椅腳色澤相近。

金屬椅腳測試法:選購時可自備磁鐵,若能吸附於椅腳的材質為鐵腳噴漆或鐵腳鍍鉻,磁鐵無法吸附於椅腳者則為不鏽鋼材質。

重點二:座墊、椅面

椅面長、寬以40∼45公分最佳,太寬或太窄坐起來都不舒適。椅面上的椅墊內容物大多為泡綿,厚薄會影響觸感舒適度,餐椅價格則取決於泡綿的材質,坐墊泡綿表面包裹以布質與仿皮革居多,可依喜好選擇。

布面椅墊的花色與材質選擇性豐富,使用上,布面較易留下水漬痕跡。

 仿皮革椅墊易清潔整理且略防水。

圓桌用於宴客的餐椅大多會選購薄泡綿的坐墊,餐椅表面會再套上椅套,有利於宴客後較易清洗,也是一種選購參考。

下一頁:椅背、手把也要注意?

重點三:椅背

公寓式家庭或小坪數住戶用的餐椅,椅背高度大約為80公,擺放於餐桌旁,整體空間較無壓迫感,椅背傾斜度並無特別規範,以坐姿背靠感覺舒適即可。
餐椅的椅背高達120公分且椅背角度約90度,適合住家坪數約80坪以上且餐廳為正方型的圓型餐桌,此款餐椅適合宴客使用。

透明壓克力或塑料ABS的餐椅,擺放於室內具視覺感的穿透性,適合小公寓或小坪數住戶選購。

許多人會把書桌椅當餐椅使用,其實也通用,差異點在於椅背傾斜度與高度,餐椅椅背傾斜約90度,書桌椅的椅背傾斜約75度;餐椅的椅面長度較短,書桌椅的椅面較長,因用餐吃飯時人體會往餐桌前傾,針對用餐以選購餐椅較合宜。

重點四:手把

有手把與無手把的餐椅,舒適感差不多,有手把的椅子較氣派、正式,適合做為主人的座椅,不過有手把的餐椅相對較占空間,選購上也要視居家空間的大小來斟酌。

餐椅送到家,先檢查這裡!

收貨檢視法
試坐看是否會前後搖晃或左右搖晃、蹲下來看椅腳的椅角螺絲榫接處是否有鬆動、餐椅的結構性上若無問題,仔細檢查餐椅的椅腳、椅墊等處是否有刮傷,當下若有發現餐椅有問題就得馬上打電話給店家,直接換貨。

餐椅保固
較有信譽或品牌的店家售出的餐椅會有保固,以顧客資料或產品編號等做為依據,期限約一年左右,保固項目為餐椅骨架搖動與泡綿的耐用持久性。

注意椅腳著地處
大部分椅腳著地處都會有防滑的塑膠腳粒,使用前需考量到家中地板材質,若為木質地板,建議把塑膠腳粒拔除、換成毛氈,較不易損傷木質地板表面。另外,塑膠腳粒在光滑的地磚地板適合拖拉移動,但還是易留下刮痕,同樣建議換成毛氈椅腳為佳。

塑膠腳粒毛氈

延伸閱讀:
廚房爐具怎麼挑?一次了解瓦斯爐、IH感應爐、電陶爐!
安不安全?5個重點檢視家中鍋具到底買對了沒?
不怕塑化劑!塑膠容器挑選/使用注意事項
安不安全?5個重點檢視家中鍋具到底買對了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