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奶粉是什麼?掌握關鍵營養,選購奶粉不煩惱!
母乳是媽媽給予寶寶最珍貴的禮物,但不少媽媽在面臨母乳不足的情況下,必須以配方奶(以牛奶或其他動物乳、植物成分為基底,添加適當營養素,做為母乳替代品)補充,而寶寶1歲換奶時,面對市面上琳瑯滿目的品牌,新手爸媽該如何萬中選一?或是選到「對」的奶粉呢?請來小兒科醫師戴季珊、新生兒科醫師吳建儀和營養師林旻樺解析。
新生兒如何選奶粉
政府提倡親餵母乳,因此對於奶粉廣告設下不少門檻,1歲以下奶粉廠商還被嚴禁打廣告,若不是事前先做好功課,相信不少新手媽媽對於配方奶的選購多是一知半解,對此,高雄義大醫院兒童醫學部副部長吳建儀及台北書田診所小兒科主治醫師戴季珊皆認為,新生兒配方奶「選大牌子就對了」。
奶粉檢驗標準嚴格
戴季珊解釋,能夠放在架上的嬰兒奶粉(0~12個月)都必須符合聯合國糧農組織與世界衛生組織的規範:一來,基本成分要符合標準,也就是說從熱量、蛋白質、脂肪到碳水化合物都有一定的含量標準,有些廠牌可能主打某一成分,換句話說,只是表示該成分含量較多但也不會超過最高標準;二來,也不能隨意添加營養素,吳建儀強調,奶粉的含量都以母乳成分為黃金標準,像是牛磺酸、DHA、β胡蘿蔔素等都是母乳中有的成分,雖然可以比照母乳成分適量添加,但絕不能想要添加什麼就亂添營養素。
配方奶的種類
既然都有一定的標準規範,坊間為何還是有喝哪家廠牌小孩會比較聰明、哪些廠牌喝了不會過敏等傳言,戴季珊表示,其實這些都是廠商對於自家產品特色成分的推銷,主要還是看小孩的需求以及接受度。
從醫學的角度上來看,奶粉其實可大略分成一般奶粉、水解奶粉及特殊性用途奶粉(如:無乳糖奶粉、早產兒專用配方、高度水解蛋白配方等),她建議,如果沒有家族過敏史或是寶寶無異位性皮膚炎、特殊肝膽腸道疾病、或頑固型便秘等特殊考量,其實都可先從一般奶粉喝起。
一般奶粉
【適用對象】足月出生而且父母無過敏病史的寶寶。
【適用年紀】0~12個月
水解奶粉
【適用對象】想預防牛乳蛋白過敏、父母有過敏體質或是已有異位性皮膚炎的寶寶。
【適用原因】水解蛋白是運用熱加工或酵素水解的技術,改變蛋白質的排列組合與立體結構,將牛奶的大分子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蛋白質,如此可以大幅降低牛奶蛋白的致敏性,讓蛋白質變得更適合寶寶的免疫系統,同時更好消化吸收。但大致而言,口味不似一般奶粉香濃且價格也略高一點。
【適用年紀】0~12個月
選購前可與小兒科醫師討論。
特殊性用途奶粉
包括了如無乳糖奶粉、早產兒專用配方、高度水解蛋白配方等。
【適用對象】
✔無乳糖奶粉:針對嚴重腸胃炎。
✔早產兒/低體重專用配方:未足月或極輕體重的寶寶。
✔高度水解蛋白配方:使用部分水解奶粉仍有過敏症狀或罹患特殊肝膽腸道疾病的病童。
【適用原因】
寶寶腸道絨毛上有可消化乳糖的乳糖酶,一旦發生嚴重腸胃炎,腸道絨毛受損造成乳糖酶不足,會發生短期乳糖不耐症而有腹瀉、消化不良、腹脹等情況,這時可改喝無乳糖奶粉來減緩腹瀉狀況。
✔早產兒專用配方:熱量較高,並針對早產兒出院後的營養需求去做調整。
✔高度水解蛋白配方:將蛋白質處理成極小的分子,其他成分也是最好吸收的小分子,不會造成肝膽腸道負擔。惟口感差、所費不貲。
選購前可先由小兒科醫師做判斷。
【適用年紀】
✔無乳糖奶粉:乳糖是寶寶醣類來源,故若沒有乳糖不耐症及嚴重腸胃炎,服用期最久勿超過2週。
✔早產兒專用配方:待寶寶體重達到一般標準即可更換。
✔高度水解蛋白配方:0∼12個月
掌握配方奶的關鍵營養素
雲林基督教醫院營養組主任林旻樺解釋,合格的配方奶一定會具備基本的5大營養素:碳水化合物(醣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元素(如鐵、鈣、磷等),而常聽到的核苷酸、牛磺酸及益生菌、益菌生等則屬添加物。
可以從包裝上的標示知道奶粉添加的營養素。
以營養素來說,寶寶大多攝取不足的都以維生素D、鐵為多,缺乏維生素D的寶寶,其軟骨症風險會增高;而缺鐵則會使鉛濃度上升,進而有長期學習遲緩的風險。添加物部分,核苷酸則有報告指出可增加對抗金黃葡萄球菌和念珠球菌的能力,增加對疫苗抗原的反應;另一常聽到的DHA,則為長鏈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由必需脂肪酸衍生而來,長期哺餵母乳的嬰兒可以不需要另補充脂肪或必需脂肪酸,其作用為寶寶視網膜發育所必須,同時可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發育。
營養素或添加物絕對不是愈多愈好,每個年紀都有一定的需求量,過多只會增加寶寶的腎臟負擔。
PLUS 1 歲換奶有必要?
吳建儀解釋,1歲後之所以需要換奶最大的原因是1歲前後所需的蛋白質含量及營養素不同,加上已經接觸副食品,因此奶粉成分中就多了添加物,如益菌生(促進腸道益生菌生成)、益生菌(益於腸道健康的好菌)等這些選擇,因此可視寶寶狀況來做選擇,像是腸胃功能較弱的可以選擇有添加益生菌的奶粉、吸收比較不好或是比較不長肉的小朋友,即可以選擇水解或是高熱量種類的奶粉。
應以副食品為主食
寶寶 1 歲後其實大多營養來源應該以副食品(指固體食物)為主,喝奶的次數也可從原本的5∼6次,逐漸變成每天2次或是3次,戴季珊表示,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牛奶攝取量建議在500∼1,000ml,且應以副食品為主,避免飲用過多奶類而影響固體食物的食慾。她指出,如果仔細觀察,以喝奶為主、副食品為輔的寶寶,可能會有生長速度減緩的狀況。美國小兒科醫學會甚至提出,1歲以後的幼兒可以開始飲用鮮奶,也不必然需要配方奶的營養補充。
寶寶 1 歲應該以副食品(固體食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