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胡亂下刀!切菜的方向也有學問,怎麼切比較好吃?
處理肉品時,順著或逆著肉的紋理切會大大地影響肉質的嫩度和嚼勁,所以刀功也是菜餚好吃與否的關鍵之一。那麼烹調蔬菜的時候,你是否會注意自己下刀的方式呢?其實切菜的方向也會改變蔬食料理的口感喔!
切蔬菜也有學問?
各種蔬菜的纖維有一定的走向,也讓切法造成了咬勁軟硬的差異:
順著纖維切
因為纖維有硬度,若順著切就能讓蔬菜在烹煮後仍維持形狀和脆度口感,要用於長時間燉煮的蔬食,若想要保留完整形狀或咬勁,可以採順紋切。不過也因為留下了完整的纖維,對牙齒較差的老人或牙齒發育未完全的小孩來說不容易咬,消化也比較困難。
想保留口感,就順著纖維切吧!
逆著纖維切
想要讓口感柔軟一些、入口咀嚼,或是想要燉煮軟爛的蔬食菜肴,可以採垂直纖維方向來切,即使是生食也能輕易咬斷。像牛蒡、老薑這類纖維較粗的食材,以及白菜、高麗菜葉片底部纖維粗硬的部位,就推薦採逆紋切的方式,不但比較好吃,也有助消化。
要用來涼拌的高麗菜,逆紋切會更好入口。
PLUS 切法還會影響口味?
例如順紋切的洋蔥因不易煮爛,適合用於煎炒、燉煮料理。順紋切也完整地保留了纖維形狀,使得洋蔥的辣味較重,想讓料理留有嗆味,或是當作去腥的配料都能採順紋切。
順紋切
順紋切
而逆紋切會把洋蔥的纖維切斷,使得口感較軟、辣味也降低許多,能夠做成沙拉、醃漬小菜;也因為稍微燉煮就能入口即化,是製作濃湯的好選擇。
逆紋切
逆紋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