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日本人重視關於清酒的釀造和品飲等各學問,在台灣,也有能喝到多種清酒的餐廳。現在,跟著我們一探日本清酒的特色,一步步成為清酒的愛好者吧!
以米、水、麴、酵母釀造而成。使用特殊酒米外,還需去除表面雜質,俗稱「精米」,經研磨、蒸米等手續,將米的澱粉質經酒麴糖化並產生酒精發酵後(此過程稱為「並行複發酵」),分次加入米麴、米、水置放桶中「製膠」,再過濾、殺菌等12個步驟,最後透過割水(加水)降低酒精濃度、殺菌、裝瓶才算完成。
清酒的等級可依照「精米步合」的製程有所區分,標示於酒標上的「精米步合」指數,則是將米表層的米糠、脂肪及多餘雜質去除的百分比;以「精米步合」程度可將清酒分為八大類型。
本釀造、純米酒︰「精米步合」約70%以下(磨掉30%的米)。
特別本釀造、特別純米酒、吟釀、純米吟釀酒︰60%以下。
大吟釀、純米大吟釀︰50%以下。
從前清酒僅供奉給神明及天皇,直至戰後才有所改善。日本人婚禮的「三三九度杯」,甚至最高等級相撲選手慶祝時的「平盃」,都代表清酒的普及與重要。因為日本人重視季節呈現,也有合適的酒而成季節酒,如春天賞櫻時喝的「花見酒」、秋季賞月的「月見酒」等。
地酒即是由天然因素所自然產生的地方性酒,代表了該地區的特色,因此多數由地區性小酒廠釀造,一般採預約制販售。以嫻靜優雅的京都為例,水中礦物質較低(稱:軟水),特產的豆腐軟綿,使得京都的料理、氛圍和清酒都屬於溫柔風格。
因氣候與風情不同,無形中構成的地酒文化,也影響了酒器的發展,如岡山縣的水質厚實、特產陶器「備前燒」的酒器粗厚且「岩魚」產量多,使酒器有了方便把烤岩魚放置酒器中,加入清酒品嘗的特製魚形狀。
釀製清酒所用的「酒米」比食用米體積及心白大且軟,以1,000顆米為例,食用米約22克,酒米則32克。占清酒80%的水,需選含鈣、鉀等有益物質多的水質,如兵庫縣東南部灘五鄉含大量鉀、磷酸較多,且酒感呈現強烈、暢快最為知名。
酒造(日本稱呼釀酒廠的說法)中負責釀酒的「杜氏」維持微生物中酵母菌生命,並監督酵母菌達到並行複發酵。即使米與水相同,但各酒廠中飄散的微生物不同,所產出清酒的風味便有所差異。而清酒中含有的200種以上微生物,又因胺基酸含量高、可降低食物中的腥臭味,搭配料理更為美味。
「杜氏」為清酒釀造廠裡釀酒的主要負責人稱呼,不同地區的杜氏都身懷著不同的釀造方法,因此有著不同的流派。
清酒為目前所有酒類中品飲溫度由攝氏5∼55度皆適合的酒類,原因可追溯米能接受的溫度比其他如葡萄等原料更廣外,釀製後因香、辛、酸、苦、澀感於各溫度上所呈現的風味不同,因此酒款雖有建議品飲溫度,但仍可依個人喜好調整溫度品飲。
清酒在日本人生活中的普及,其原因來自日本酒稅法規定清酒濃度須小於22度,經由杜氏降低濃度約9%,才成為宜人的15度左右。雖然清酒的濃度平均15度,但在口感上還可分糖分較高、甘甜口感的「甘口」,及糖分較低的「辛口」,豐富性可說是相當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