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果汁排毒Jucing後,歐美各國吹起一股Souping熱潮,藉由喝湯來滿足人類每日攝取的營養需求;究竟西式品湯與中式湯療差別在哪呢?現在就來一探中西方的喝湯哲學。
品湯飲食最特別的部分,就是能從果皮到果實,完整保留蔬果養分。
Souping(品湯)是指將食物的本質完全融入在一碗湯裡,只加鹽、不添加防腐劑等人工合成品,透過喝湯使人體滿足一天所需的營養。中醫師陳峙嘉表示: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喝湯文化已深入在東方的飲食習慣裡,透過食材搭配常見的中藥材,調配緩解症狀的養生湯。
在營養學的觀點上,喝湯有許多好處,不只可將營養素均衡、分次且完整地分布於湯品中,還能同時攝取足夠的水分、吸收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與礦物質,屬於營養密度高的飲食方式。湯品保留食材的膳食纖維,除了提供飽足感與刺激腸道蠕動,符合現代忙碌上班族的飲食行為,與短時間的用餐壓力,若以此取代正餐並搭配蔬果等食材,更能幫助維持正常新陳代謝,進而降低多餘的負擔。然而,即便有許多好處,Souping仍為一般食品,無醫療治癒功能,因此飲用過程中若生理產生任何疾病或不適,務必要尋求專業醫師協助。
陳峙嘉中醫師則認為,喝湯的方便性高,與華人飲食文化也有很深的連結,若將中藥材與湯結合,能針對身體不適的部位改善體質,但若不知道食物是否適合身體,便不足以達到養生的目的,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先了解食材的特性,並依照均衡、多樣、多變的原則進食,維持體質的平衡。
根據食物的「四性」溫、熱、寒、涼等特質,食用後會對身體造成不同影響,如寒、涼的食物吃多了,身體就會偏冷;溫、熱食物吃多了,體質就會燥熱,建議從飲食中留意健康的重要性。
若要讓湯品取代一餐,盡量選用在地食材,以新鮮嚴選的原料製成湯品,且要避開加工品,還要配合設計飲用頻率的餐次,使身體完整攝取到一日所需的營養,每2週進行1次Souping,進而降低身體負擔。然而不同體質及生活作息,有不同的喝湯需求,例如全日以湯取代正餐,或是早餐、午餐以湯代餐等方式;每種飲用方案,皆需根據自己身體的需求做選擇,期間仍然可以額外進食,但也勿忘Souping的目的為降低身體負擔,因此還是建議攝取健康、新鮮的食材。
而針對中式的湯療,陳峙嘉醫師認為,在進行湯療前一定要先確認體質,回頭檢視自己的生活、飲食習慣,甚至氣候變化也會影響身體狀況,不建議未經體質判斷就擅自服用「偏方」。中式湯療的目的在於,平衡當季主氣造成的身體不適,因此在了解自己的體質之後,可針對身體所需處方,於湯品中放入適當的中藥材及當季食材,並建議一週飲用1~2次,強化身體機能。
現代人常用眼過度,喝一點枸杞茶可預防眼疾。
黃耆有補氣作用,精神差時可用來增加體力。
只喝湯夠營養嗎?
營養師認為能溶在湯裡的營養只有水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B、C、少量礦物質、游離胺基酸等,大多數的營養仍在湯料的食材裡。相較於油炸、煎煮、火烤、拌炒等烹飪方式,入湯的烹調確實能保留更多食材的營養素,甚至是膠質、果膠等水溶性纖維質等精華也能被保留住。
煲湯的時間越長越好?
需視食材的特性而定,由於維生素C及B群不耐高溫,長時間燉煮容易破壞其營養價值,例如葉菜類、菇類等快熟食材,可在起鍋前3~5分鐘再入鍋烹調即可。
–
延伸閱讀:
►別再大魚大肉了!粗食養生新風潮!
►享受美食沒負擔!中醫師教你解決「消化不良」的方法!
►麥片飲食正熱門!減肥、健身這樣吃就對了?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