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都在吃的醬油,你知道自己吃的是哪一種嗎?(Pixabay)
醬油是台灣人家中必備的調味料之一,炒滷拌燴等用途相當廣泛;雖然在大家的認知中,醬油屬於「釀造」製品,但市面上其實有許多產品並不是依照傳統做法慢慢發酵而成,可能使用了化學成分來製作,以加快製作時間、降低生產成本。
一般消費者購買醬油時,除了依品牌喜好,價格也是一大考量;當然用傳統製程慢慢熟成的釀造醬油售價也比較高,而短時間內就能產出的「化學醬油」售價則極低,大大吸引了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不過一般民眾只知道價格差異,並不清楚為什麼有這樣的價差,在商品外觀包裝上也都沒有註明「釀造方式」,大家可能吃下了許多化學調味料而不自知!
以後買醬油記得仔細看包裝上的標示喔!(資料照)
為了透明化醬油產品的製程資訊,衛福部於2018年3月公告了「包裝醬油製程標示之規定」,醬油產品在包裝明顯處必須依照其製程標示「速成」、「水解」、「混合(調合)」或「釀造」字樣。
規定所稱之「醬油」,指的是以大豆、脫脂大豆、黑豆及(或)穀類等含植物性蛋白質的原料,透過「速成」、「水解」、「混合(調合)」或「釀造」的加工方式,可添加食鹽、糖類、酒精、調味料等原料或食品添加物製成之產品,其標示規範如下:
以酸或酵素水解含植物性蛋白質原料,未經發酵製成的醬油。
以酸或酵素水解含植物性蛋白質原料,並經發酵方式製成之醬油。
以混合方式製成之醬油,應於包裝明顯處標示製程字樣。
以麴菌天然發酵、分解植物性蛋白質製成,且其總氮量須達0.8g/100ml以上(黑豆醬油之總氮量達0.5g/100ml以上),總氮量未符合亦不能標上釀造字樣。
標示規定將從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在2019年生產的醬油都得在包裝上明確標示「製程」,讓消費者可以由外包裝清楚了解各品項的資訊,並依需要做選擇。
除了依照製程來替醬油分類,透過「原料」也會產生不同種類的醬油。例如市面上最昂貴的「傳統釀造醬油」多是使用「黑豆」,而其他的純釀醬油則是以黃豆或脫脂黃豆粉製作,除了「純度」有差,營養價值也不同;另外,添加不同比例的食鹽,所釀造出來的醬油,也可以分成很多等級。
以下表格粗略劃恩醬油種類,供大家參考:
醬油種類表格(製表/自由時報)
醬油看顏色也能分別:化學醬油顏色較黑、不透光;手工黃豆醬油為深褐色、易透光;手工黑豆醬油為琥珀色、易透光。(資料照)
沒想到天天在吃的醬油還有這麼多學問吧!下次挑買醬油時,記得看清楚標示,或是多多了解品牌喔!
–
延伸閱讀:
► 老抽、生抽、壺底油...料理常用的醬油居然有這麼多種!
►醬油、醬油膏、蠔油差在哪?料理絕配怎麼用才對?
►值得等待的美味!手工醬油製作過程全揭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