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找食譜 +

新生兒要多喝水? 醫師:小心水中毒!

示範/蔡淑媛 2019/01/09 09:00

不少婆婆媽媽認為「新生兒除了喝奶,還要多喝水,順便漱口、解便秘、退黃疸…,好處多多」,但醫師駁斥此說法,強調嬰兒從母奶或配方奶中攝取的水份已經足夠,不用額外補充水份,否則會造成身體負擔、電解質不平衡,甚至水中毒危及生命,等到寶寶長大到4至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後,才可適量飲水。

新生兒要多喝水? 醫師:小心水中毒!寶寶4至6個月大開始吃副食品後,才可適量補充水份。 (圖/記者蔡淑媛攝)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醫師王杏安指出,嬰兒一天喝奶量以每公斤體重應攝取150CC奶量計算,其水份來源就是喝奶。以3公斤重的寶寶為例,一天應喝450CC的奶量,一天喝8餐,每餐約喝60CC,家長可從中簡單評估水份是否攝取足夠;如果是親餵母乳,寶寶想喝奶就餵,水份攝取也足夠。

母奶或配方奶攝取的水份已夠

王杏安說,常有家長抱寶寶到診間詢問,擔心孩子喝水不夠,覺得只有喝奶會便秘,但其實嬰兒只要喝奶裡的水就足夠了,而喝水與便秘無關;要清潔寶寶的口腔,可用紗布沾水輕輕清潔口腔即可;而且一般的新生兒生理性黃疸,也會自然消退,不應刻意喝水。

新生兒要多喝水? 醫師:小心水中毒!其實嬰兒只要喝奶裡的水就足夠了!(圖/pixabay)

門診曾有1、2個月大的新生兒,家長在每餐喝完奶後又多餵一瓶水,造成寶寶的心臟負擔、電解質不平衡,出現嗜睡,嘔吐送醫,引起水中毒,罹患低血鈉症,治療後才恢復健康。

王杏安說,新生兒的腎臟發育未成熟,喝水過多,無法排出體外,會造成心臟負擔、出現電解質不平衡,輕則無症狀,嚴重恐會水中毒,出現頭痛、嘔吐、嗜睡、意識改變等症狀,尤其對心臟有問題的新生兒,喝水太多會引發呼吸喘;早產兒的肺臟發育不成熟,更要嚴格控制水份攝取。

直到嬰兒4至6個月開始吃副食品,奶量相對減少,才要補充水份,可額外適量補充,少量餵水。

延伸閱讀:

「沒事多喝水」並不正確?飲水觀念大揭密!
喝水能排毒?礦泉水比較好?飲水迷思一次破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分類:

廚房生活小知識

+ more
自來水含氯、煮開水「少一動作」恐致癌?專家曝:洗澡也會吸入

自來水含氯、煮開水「少一動作」恐致癌?專家曝:洗澡也會吸入

清明節吃潤餅小心「隱藏熱量地雷」!營養師教餡料這樣搭配

清明節吃潤餅小心「隱藏熱量地雷」!營養師教餡料這樣搭配

春天養肝好時機!9種護肝好食物、4大傷肝地雷一圖掌握

春天養肝好時機!9種護肝好食物、4大傷肝地雷一圖掌握

預防痛風這樣吃!普林含量食物一圖看懂:手搖飲也是地雷

預防痛風這樣吃!普林含量食物一圖看懂:手搖飲也是地雷

掉髮3狀況你中了哪一項?5營養素養血又養髮、髮色更烏黑亮麗

掉髮3狀況你中了哪一項?5營養素養血又養髮、髮色更烏黑亮麗

加入「食譜自由配」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