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人魚》真人版驚見台灣魚種?農委會揭「小比目魚真相」做壽司的是牠
《小美人魚》電影人物宣傳海報。(圖/迪士尼台灣)
迪士尼經典動畫《小美人魚》(The Little Mermaid)真人版電影,自找來黑皮膚女演員海莉貝莉(Halle Bailey)飾演女主角「愛麗兒」即話題不斷,近期曝光的最新電影海報中,重要角色--可愛的小夥伴「小比目魚」,模樣和斑紋還原動畫原版,卻因「小比目魚不是比目魚」再度引起熱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在臉書粉絲專頁即貼出對比圖,點出「條紋豆娘魚」和「比目魚」兩者差異,且這類中小型的雀鯛魚種,在台灣各地海域及離島等都十分常見。
看更多>蛤蜊吐沙關鍵在鹽水濃度!農委會提醒:泡水太久「這養分」會流失
根據臺灣魚類資料庫描述,「條紋豆娘魚」形態特徵為體型呈卵圓形而側扁,吻短而略尖、口小,體呈灰白至淡黃色,體背偏黃,最大特色就是體側有5條暗色橫帶。模樣特色確與《小美人魚》真人版角色「小比目魚」十分雷同。「條紋豆娘魚」形態特徵恰巧與電影角色「小比目魚」極為相似。(圖/翻攝自臺灣魚類資料庫)
農委會PO文表示,「條紋豆娘魚」屬於常見的中小型雀鯛魚種,又俗稱厚殼仔(台語)、五線雀鯛、咬撥婆(台語)、花翎仔(台語)、赤殼仔(台語)等,主要棲息於岩礁區淺水域、中水層,於台灣各地海域及離島的岩礁或珊湖礁海岸都有分布,可食用但非主要漁獲,因其亮麗體色,也有人將牠當觀賞魚飼養。
農委會進一步科普,大家常說的「比目魚」為牙鮃科魚類,俗稱比目魚、扁魚、皇帝魚、半邊魚、肉瞇仔(澎湖),主要棲息於近海砂泥質的海域,為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其他種類的小魚。其中最常見的3種比目魚,包括一般魚市場常有的「少牙斑鮃」、主要用來做扁魚乾的「五眼斑鮃」,以及壽司店最常見的「牙鮃」,因肉質佳,亦適合用來清蒸或紅燒料理。
農委會科普「條紋豆娘魚」和「比目魚」兩者差異。(圖/翻攝自行政院農委會FB粉專)
延伸閱讀
》九成外食族蔬果攝取量不足!營養師激推:早餐多加顆奇異果就OK
》剩菜剩飯「放電鍋保溫」好方便?曝真相:超耗電又吃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