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馬鈴薯、薑、蒜等食材「芽」起來還能吃嗎?

記者/林孟佳 達人/林旻樺營養師、蔡宗憲醫師 2019/09/27 10:00

根莖類食材

保存通則

根莖類食材,建議不要因為貪圖便宜而大量採購,應以家中人口數來決定數量,若室內環境在攝氏20∼30度之間,可擺放在通風處約2週,或以白報紙包覆後放入冰箱冷藏,約可放置1個月,提醒不要使用報紙包覆,避免油墨沾染。

馬鈴薯:發芽有害!不可食用!

營養衛教達人林旻樺解釋,馬鈴薯本身就含有有害物質「茄鹼」,未發芽前,每公斤馬鈴薯的茄鹼含量約50~100mg,而在200mg/公斤是人體可以自然排解的安全範圍內;但是發芽後,茄鹼含量會提升至每公斤5g以上,即對人體有害。

毒物醫學達人蔡宗憲表示,茄鹼在醫學上稱龍葵鹼,是會影響人體的酵素酶之一,當馬鈴薯皮變綠即開始發芽現象,若食用,症狀輕的會有口感變苦、口咽麻;重則噁心嘔吐、瞳孔放大或意識混亂。

聽說只要把發芽的芽眼切除,其他部位還是可以吃,這是真的嗎?

當馬鈴薯發芽時,芽眼及芽根開始變綠,整顆馬鈴薯產生大量的茄鹼,特別會集中在芽眼及馬鈴薯外皮,而其他部位的茄鹼含量也會增高,因此並非切除芽眼後即可食用,即使高溫加熱也無法去除毒性。

食用過多含茄鹼的植物可能會產生急性中毒,常見的症狀包括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罕見症狀包括血壓偏低、心跳偏慢、呼吸變快、肌肉絞痛、流涎以及溶血等。發生中毒的時間多在食用後2~24小時,腹瀉的情形可能會持續3~6天。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藥闢謠專區)

番薯:發芽可吃!口感不佳、營養降低

毒物醫學達人蔡宗憲說,與馬鈴薯不同,本身沒有含茄鹼這類的有害物質,但是當發芽時,番薯的澱粉及蛋白質等營養成分轉提供養分以利發芽,質地變得更加鬆軟不綿密,會大大影響烹煮後的口感,營養價值也會降低。

紅蘿蔔:發芽可吃!口感不佳

毒物醫學達人蔡宗憲說,紅蘿蔔發芽之後不具毒性,但是紅蘿蔔獨特的甜味消失,因為其澱粉質轉作發芽使用,整體口感會變差許多。烹調時不必去除發芽部位。

薑:發芽可吃!營養降低

營養衛教達人林旻樺表示,家庭主婦常用的薑,具有醣類、蛋白質、礦物質等元素,其發芽會變得乾扁、重量變輕且營養成分會降低,因無毒素、可食用,故烹調時不必去除發芽部位。

這樣不能吃!

潮濕引起發霉、腐爛的狀況,可能會產生具有毒性的黃樟素,必須立即丟棄不要再食用。

蒜頭:發芽可吃!抗氧化物增加

發芽的大蒜是沒有毒的,依舊可以食用!營養衛教達人林旻樺表示,蒜頭發芽約5天後,其營養素中的抗氧化物會更加提升,除了爆香效果及口感降低以外,仍是可食用的營養食材,不必特地去除發芽部位,直接使用即可。

大火快炒時要注意火候,不要讓蒜焦掉而產生碳化情形,碳化的食物容易產生致癌物。

 

下一頁:花生、黃豆、綠豆發芽還能吃嗎?

種子、堅果類食材

保存通則

林旻樺表示,種子與堅果類食材,都很容易感染黃麴毒素等黴菌,建議少量採購,並且以密封度較高的盒子或瓶裝,放置冰箱冷藏,約可放置3個月。而堅果類的加工品如花生醬、花生糖則需留意使用的原料、保存期限及加工過程是否有衛生合格認證。

花生:發芽可吃!口感變差

營養衛教達人林旻樺表示,花生本質不含毒性,所以發芽也不會有毒性產生,但是口感會變較差、甜度降低,營養價值也會略為降低,烹調時發芽處可不必去除。

這樣不能吃!

毒物醫學達人蔡宗憲解釋,花生因為具豐富脂質,台灣天氣濕熱,容易與環境接觸而受到黴菌感染,進而出現黃麴毒素,此時,人體食用就等同吃進有毒物質。所以放置太久、受潮發生黴菌的發芽花生,或是加工過的製品,如鹽炒花生、花生糖若發霉變質就不可食用。

黃豆:發芽變豆芽菜、口感變脆

毒物醫學達人蔡宗憲表示,黃豆本身營養價值很高,發芽成為豆芽菜後,也不會產生有毒物質,整體口感變成脆脆的,是許多養生族群喜歡吃的食材。

綠豆:發芽變綠豆芽、營養價值高

毒物醫學達人蔡宗憲說,綠豆經過浸泡長成的綠豆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群、鐵、鈣等,隨著發芽過程還會產生維生素C,拿來清炒就是常見的家庭料理。

這樣不能吃!

發芽需要溫暖、潮濕,同時也是培養沙門氏菌等細菌的環境,建議老人、小孩、孕婦及免疫系統虛弱者應避免生吃綠豆芽。

延伸閱讀:
馬鈴薯跟蘋果一起放可延緩發芽?易發芽的食物保存法!
為什麼買回家的青菜跟蘋果放在一起,很快就會爛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