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人的肚臍形狀各有不同,臍橙也是如此,有些肚臍很明顯,有些卻只有一個小疤痕,但有無明顯的臍痕倒不影響口感。
臍橙,「果」如其名,就是一種果皮上帶著像肚臍疤痕的橙橘,它的外觀、大小介於柳橙和葡萄柚之間,切開後,就像懷抱著小孩一樣,在肚臍處還有一顆小副果,所以又稱做抱子橘,但僅管長相非常另類,臍橙的口感卻相當甜美,一來無籽很方便品嘗,二來其果肉細緻、汁多,許多吃過臍橙的人都將其比喻為香橙中的貴族,也由此可見其美味。
臍橙已接近採收期,約十一月中旬起即可採下逐漸轉黃成熟的果實。
台灣地區包含台東成功、東河和南投水里等地都有種植臍橙,不過成功可說是台灣最早栽種臍橙的地方,也因為其擁有海岸山脈的石灰岩地質,加上海拔約兩百到三百公尺高的山區果園面對著太陽升起的東方,當曙光升起後,臍橙接收充足的日照,入夜後日夜溫差大又使果園環境多露水,所以當地栽種的臍橙甜度高、口感佳。
台東成功約有八十公頃的臍橙園,每年產量約在四十至五十萬斤,臍橙最好吃的口感約在採收後於室溫放兩天再吃,當地人多建議直接品嘗鮮果,但也可以發揮創意嘗試製作水果沙拉或以臍橙汁和果肉入菜,吃出多元的臍橙風味。成功的石灰岩土壞含有豐富的鈣質,也是臍橙適合生長的環境。
挑選臍橙時,先注意果蒂是凹或凸,凹的可能是落果,果實口感不佳、容易腐壞;凸的則經人工剪下、採收,故會留下蒂頭。
挑臍橙時,除了選擇果實沉的,也可注意臍橙的「胸圍」(圓周長),25∼27公分大小的臍橙是最美味的,果實若太大果肉不夠細緻。
臍橙有副果的部分甜度最高,所以品嘗時,要從蒂頭處開始吃到副果處,像倒吃甘蔗一樣會愈吃愈甜,如圖應先吃右邊再吃左邊。
延伸閱讀:
►柑、橘原來不是同一種!最大的差異在「剝皮」!
►一年四季都有的鳳梨,冬天吃起來比較酸?
►能夠讓檸檬也變甜?快了解「神秘果」的神秘滋味!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