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貴妃的美容聖品—燕窩:挑選、處理一次學會!
燕窩是中國自明代以來開始被食用的傳統名貴食品之一,至今仍是大受歡迎的珍貴進補食材。
燕窩的來源
早期→洞燕/現今→屋燕
燕窩是東南亞特有燕種「金絲燕」用口水築成的巢,早期以「洞燕」為主,但在山洞裡採收困難又危險,價格較高。現在則是幫這些嬌客蓋起屋子築巢,等燕子離開後,才會把巢取下製成燕窩,因此吃到的多以「屋燕」為主。
另外,也常聽到的「血燕」,或是偏黃、偏紅的燕窩,這不是因為燕子吐血才有,而是山洞裡的岩石礦物質而影響到燕窩顏色。
主要產地:東南亞,如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等地
燕窩的營養
含有生物活性因子
燕窩主要含蛋白質、微量元素、骨膠與礦物質,同時被檢驗出含有微量HTF生長激素、生物活性因子、表皮生長因子等,對於術後、化療的細胞修復有幫助。此外,燕窩還能「大養肺陰,止咳化痰」,肺在中醫上對應人的皮膚,因此間接皮膚也會受影響。
燕窩屬性為中性偏涼,有拉肚子狀況以及癌症患者都不宜食用。
如何挑選燕窩?
外型影響價格高低
乾貨外型:灰白色,不是純白,若是洞燕、血燕則會是黃色或紅色
乾貨燕窩依完整度分等級,最漂亮的稱燕盞,也稱官燕,每公斤可上看10萬元,還有較次等的燕條、燕角、燕碎,越碎小價格越便宜。市面上天然燕窩呈不規則形狀,若都長一樣,則多半是加工。而市面即食飲品的燕窩含量大約在10%∼20%左右,大多濃度都不會太高,通常多是冰糖水。
完整的燕盞都會維持巢的形狀。
燕角是燕盞兩端較硬的部分,比較厚實,口感更Q。
燕條就是將不完整的燕窩洗淨後,以條狀販售,原則上吃起來功效都一樣,只有賣相上的差異。
食用前的處理
以溫水、冷水泡發燕窩
乾貨燕窩通常需要泡發六小時以上,因為燕窩不耐煮,用熱水泡很容易化成水。而烹煮時最多也只能煮二十分鐘,好的燕窩煮過後、調味前,會有一種蛋清的香味,若沒有那就可能是假貨,或可能是用白木耳來充數。
乾貨燕窩建議放冰箱冷藏保存,避免發霉,若是真空包裝則可以放在室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