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料理常客地瓜葉,挑買、保存處理一併學會!
地瓜葉因為極易生長、普遍且價格平實,加上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纖維質,營養成分甚至比地瓜更加優良,這種深綠色蔬菜更受到大眾重視,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挑選地瓜葉的3個重點
產期:一年四季都有,盛產期是夏季,溫度越高長得越快。最好吃的季節是12月~3月。
產地:桃園、彰化、雲林、嘉義、高雄和屏東。
因為地瓜葉少有病蟲害,不需要噴灑大量農藥,對消費者來說是吃起來較安心的葉菜類。市面上的地瓜葉大致上分成兩種型態販售,分別是採收地瓜葉藤最末端的散裝地瓜葉,以及採收番薯藤的綁把地瓜葉;無論是哪一種,想要挑到好吃的嫩葉,必須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保持乾燥
葉片洗過後都必須盡快烹煮,否則很快就會腐爛,所以在挑選時務必選擇「尚未水洗」的地瓜葉,保存期限比較長。
►檢查葉片
挑選葉片完整、葉面寬大的地瓜葉,注意顏色是否翠綠、沒有脫水、發黃或腐爛,若葉片開始變黃則代表已久放變質,不夠新鮮。另外也建議多挑選嫩芽,吃起來比較順口。
►檢查莖部
選擇葉梗為淺綠色的地瓜葉,並檢查莖部的切口,若過於乾燥或纖維化太明顯,料理後口感會相當粗糙,不宜購買;另外也可以用手稍微折彎葉柄,若折不斷就表示葉梗太老。
保存方式
地瓜葉在烹煮前必須維持乾燥,記得保存前不需要先清洗,把老葉挑掉後,用報紙或廚房紙巾包裹起來,外頭再套上一層塑膠袋,並讓袋口敞開,葉片就能夠透氣又不會乾萎,放入冰箱約可保存5~7天左右。
葉菜類保存時一定要讓食材透氣,因此最好避免使用密封袋包裝。
清洗方式
若買的是整束地瓜葉,清洗前必須先切除容易累積農藥的根部,再用自來水沖洗一片片的葉片,徹底洗去灰塵和泥土,最後以過濾水再沖洗一次即可。
料理地瓜葉有什麼撇步?
►烹煮時間不可以過長烹煮時間太久,不但會讓地瓜葉流失營養、破壞葉綠素,讓葉片變色,還會使得葉片太過軟爛,口感不佳!建議以快炒才能保留完整營養,一般會用蒜頭、油蔥酥爆香後翻炒,也可以用沸水快速汆燙,擠去多餘水份後淋上醬料食用。
►汆燙技巧
汆燙地瓜葉很容易因時間掌握不良而煮出發黑葉片,想要兼顧成品和口感,不妨把菜梗、菜葉分開來汆燙:水煮滾後,先放入菜梗約30秒,再下菜葉燙30秒,撈起後瀝乾再加1小匙沙拉油拌勻,或是入冰水中冰鎮並濾乾,都能夠保持葉片鮮綠!
地瓜葉雖然富含營養,但其屬生冷食物,虛冷體質、常拉肚子的人要少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