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怎麼做日式漢堡排?手拍更多汁的技巧有 3 招
現在因應武漢肺炎疫情,不能出門旅遊,遂掀起了一波「DIY異國美食」的風潮,熱愛日式美食的台灣人,自然也不能錯過小孩最喜歡的日式漢堡排!
吃起來與結實的美式肉排不同,蓬鬆、軟嫩、多汁,豐富的口感讓人難忘,想做出道地滋味,就要掌握食材比例、手拍技巧、燜煎法!
日式漢堡排的靈魂食材
洋蔥
2人份的漢堡排約需1/4個洋蔥,切細,先下鍋煎至焦糖化,上色要夠深才算炒香。接著放涼才能與絞肉混合,否則上頭的熱度會使絞肉的油脂融化,吃起來變得很油膩並出現肉腥味。
日式麵包粉+牛奶
麵包粉有很多種,日式麵包粉較粗粒、風味淡,質感輕盈,吃起來口感更好;牛奶則具有去腥、增添多汁感的效果。比例是1:2,即25g麵包粉:50c.c.牛奶,先均勻混合,讓牛奶浸透粉末再與絞肉混合。
很多人會用吐司麵包撕碎代替,也有讓肉排緊實的效果,不過蓬鬆度就沒那麼好。
牛絞肉+豬絞肉
牛絞肉的香氣濃,豬絞肉的口感多汁,兩者混用就能兩全其美,重量上的比例是3:2,即150g:100g。混合兩種絞肉時,先下一點鹽再用手抓勻,除了調味還可以去腥。
在絞肉中會再加入1個雞蛋,當作黏合劑。
手拍漢堡排的技巧
順向攪拌
混合絞肉與調味料後,順著同一方向,快速用力攪拌,產生黏性與筋性,讓漢堡排有綿密滑順的口感,也不易散開。
雙手抹油
開始拍打塑形前,先在雙手抹上少許食用油,不黏手更好操作。
手拍順序:上下→捏圓→中心壓平
漢堡排不要捏得太薄,吃起來就沒有口感了,水分也會流失!
首先上下拍打,打出其中的空氣,避免漢堡排下鍋受熱後,中心的氣體使其裂開。
接著捏圓塑型,靜置3~5分鐘。
最後將漢堡排中心輕壓出一個凹陷的圓,也可以下鍋時再壓,因為加熱時中央溫度最高,容易膨脹起來,這樣可以使形狀好看。
捏好的漢堡排可以直接下鍋,也可以冷藏15分鐘,組織會更緊實,不怕不小心弄碎變形。
好吃漢堡排的「燜煎法」
只翻一面
香煎漢堡排與煎牛排的概念其實很類似,需要先將表面煎到金黃上色,並且盡量「只翻一面」,讓表面焦糖化(上色)充足、熟度均勻。
加水燜煮
接著加入1大匙水,上蓋,轉小火燜煮5~8分鐘,利用蒸氣將漢堡排的內部蒸熟,保持內裡柔軟多汁的狀態。如果只用油煎,容易太老變乾。
確認熟度
開蓋看看煎熟了沒,直接用筷子刺入中央,如果流出透明的肉汁而不是血水,表示熟了,可以轉大火,兩面各續煎15秒上色(如果有製作漢堡醬,就在這時下鍋燒一下入味),盛盤享用。
馬上實作!美味食譜參考!
─
延伸閱讀:
➤煎出軟嫩多汁的漢堡排,重點在「不要一直翻面」!
➤酥脆多汁的【香煎雞腿排】,自己做不輸給鐵板燒!
➤日式、美式漢堡排哪裡不一樣?重點在「絞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