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爐料理吃不完?教你「剩菜新吃法」不怕膩!

示範/王陸通、蔡季芳 2017/01/25 17:00

過年圍爐好菜總是吃不完?料理達人傳授幾招巧思,把剩菜重新變成另一道大菜,一點也不浪費!

佛跳牆

中國閩南、福州沿海一帶有豐富海鮮與山產,傳說曾有官員前往視察,地方官為求表現將在地食材如肉類、烏參、干貝等,層層放入酒罈,加水、高湯後封罐用窯燜烤,打開後香氣十足,便有了「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的說法。王陸通說,製作佛跳牆原料的分量要夠,湯頭才會好,又因內容豐富,名稱吉祥,成為圍爐必備。

復熱這樣做

建議可將材料包倒入小鍋中,再蓋上比鍋緣大一些的盤子,置入電鍋,外鍋倒入一杯半到兩杯水,加熱50分鐘。也可將材料直接放入甕中,再置入大炒菜鍋隔水加熱,將水加到甕身的三分之一,加熱約40分鐘即可。

剩菜美味變身:老蔥芋奶  ( 2~3 人份 )

切下適量蔥尾,以小火炒約5分鐘爆出蔥油,蔥表面略焦並散出香味時可起鍋備用。

將適量芋頭放入半鍋水中,加蓋以小火燜約10分鐘,至筷子可插入的鬆軟程度。

將佛跳牆剩餘的高湯和料加入鍋中,吸收湯汁,不須再調味。上桌前將爆好的蔥油淋上,並擺上炸酥的蔥段增添香味即可。

 

 

下一頁:喝不完的雞湯變暖呼呼的【人參雞粥】

雞湯

除夕夜餐桌上的雞湯,一定要用全雞,因與台語「全家」的音相同;燉整隻雞的時間雖較長,但雞湯會較清澈,並慢慢釋放養分和甜分,有些人會再加入金華火腿、中藥材等,若沒有吃完。年後加入其他材料,又可變身另一種風味,也可熬粥,讓連續幾天接收油膩大餐的胃,有個喘息的機會。

復熱這樣做

只要將料理包倒入鍋中以中火加熱至沸騰即可,但因加熱後會再釋放出鹹味,若怕太鹹,加熱前可再倒入適量水分,稀釋鹹度。

剩菜美味變身:人參雞粥  ( 1人份 )

將沒吃完的雞肉從骨頭上刮下,集中於盤中。

在水中加入少許蒜片,可去除剩菜的腥味,再倒入剩餘雞湯與肉,雞湯與水共約500c.c.,沸騰後放入適量冷飯熬煮。

起鍋前加入少許海帶芽並打入一顆蛋,讓粥帶出暖嘴的稠度,即完成。

 

 

下一頁:多汁獅子頭也能做成【米粉湯】?

獅子頭

又大又圓的獅子頭,一切開就有肉汁流出,感覺相當豐盛富饒,團圓飯吃獅子頭,有人取其可「鴻運當頭」之意。達人說,這道菜原料通常是一半肥肉、一半瘦肉,上海人會使用約攝氏90度的高湯將獅子頭泡熟,淮揚做法則會先過油至赤焦色,再移至底下有鋪菜的缽中,淋醬後慢慢燜。除夕夜上桌的獅子頭每顆最少要一個男人拳頭大,全家一起吃會有很好的氛圍。

復熱這樣做

將獅子頭連同有耐熱設計的包裝放入裝有冷水的鍋中,水淹過它即可,不要加蓋煮到水滾熄火,可泡在熱水中到上桌前再拆封、放入砂鍋加上數朵綠花椰菜一起加熱,冒煙就可以上桌囉!

剩菜美味變身:獅子頭米粉湯 ( 1人份 )

將剩餘的獅子頭略切成小塊。

將獅子頭與湯汁一起放入約500c.c.的滾水中。

放入適量米粉與青蒜煮軟即可。

蹄膀 & 東坡肉

早期農業社會養殖不發達,過年才有機會吃肉,但務農人家對於幫忙耕種的牛存有感激之意,因此不常吃牛肉,而南方因氣候因素也較難養羊,因此,年夜飯的肉類主要吃雞、鴨與豬肉等,而近年則多以蹄膀與東坡肉最受歡迎。

復熱這樣做

建議使用砂鍋復熱,先將蔬菜鋪底,再放上肉品,鍋中加入1.5∼2米杯的水,蓋上蓋子直接以中火加熱,待滾後轉小火再加熱約20分鐘,淋上醬料繼續加熱5分鐘即可。

剩菜美味變身:蝴蝶夾肉 ( 1人份 )

將冷饅頭直切半後,再從中間切一刀,但不要切斷。

將切片饅頭與剩下的肉塊或肉絲分別放進盤中、置入電鍋,中間利用架子分開,外鍋加入1/3杯。切片饅頭中間夾入肉並淋上少許醬汁,即完成。

魚 & 蝦

過去魚蝦等海鮮因高價且保存運送不易,通常是有錢人才吃得到,如今經濟改善且使用冰箱讓海鮮更容易保存,海鮮也成為一般家庭圍爐時的菜色之一。早期商人逢年過節為了拚場,放在桌上當祭拜供品的魚面積都要比別人家的大,在圍爐時有些家庭會不把魚吃完,甚至只將魚上桌但不吃,取「年年有餘(魚)」的吉祥意思,而蝦子紅通通上桌,喜氣洋洋,非常討喜,因此也成為年夜飯的一道佳餚。

復熱這樣做

買回來的海鮮類需冷凍保存,避免變黑,復熱時可先將配菜與原附上的高湯下鍋燒滾,熄火將高湯倒出,避免過多水分,再下蝦子跟醬料以大火炒,若不吃太重口味,可保留一些醬料與高湯,之後可再利用。

剩菜美味變身:乾鍋大惜福 ( 3人份 )

將耐煮的蔬菜如黃豆芽、大白菜、長年菜等放入鍋子裡,再加入寧波年糕及沒用完的高湯。

將剩餘乾鍋蝦的蝦殼剝掉。

加入剩餘辣醬、剩料、蝦子與蔥段大火拌炒,炒至年糕軟即可上桌。

延伸閱讀:

逛年貨大街就靠這幾招!年節山珍海味買準不吃虧!
烹調名師教你:年節必備的肉品採買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