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目魚是台灣南部沿海十分興盛的養殖魚產,全身都是寶,怎麼吃都好吃!以夏秋季為主要產出的虱目魚,進入八月後為產量高峰,現正是吃這「當對時」的肥美好滋味最佳時刻~
平價又美味的虱目魚,除了魚鰭與魚鱗,各個部位都能拿來煮成料理,如魚肚、魚腸、魚背鰭肉帶有油脂,適合香煎;魚背肉適合油炸;而膠質豐富的魚頭則適合滷!
魚頭
魚肚
魚背鰭肉
魚腸
魚皮
魚骨
虱目魚全身帶有許多細刺,常令喜愛者或小孩聞之卻步。不過市面上已有廠商將虱目魚特定部分做成無刺,亦可選擇魚肚與魚皮來品嘗,都是虱目魚魚刺較少的部位。
虱目魚全魚可至傳統市場購買,自行切下各個部位,包含:魚腸。若至超市或大賣場購得已去除內臟的虱目魚,亦可至傳統市場或超市,購買包括:魚皮、魚肚、魚背鰭、背肚等較難親自處理的特定部位。其中,虱目魚背鰭肉,須向特定廠商、攤販訂購或網路購買。
虱目魚肚洗淨後,先以紙巾完全把水擦乾,預防下鍋時噴油。在魚肚雙面都抹上鹽巴,靜置20分鐘後,以魚皮面朝下放入油鍋中;待魚皮面煎至金黃再翻面,直到雙面都焦黃即完成。
煎虱目魚肚油量不可多、全程中小火,且不可一直翻動,就不會容易噴油。
虱目魚背鰭肉號稱為「魚菲力」,肉質就像牛肉中的菲力部位般好吃,但需向熟的攤販訂購或網路購買。
料理法與虱目魚肚類似,因背鰭肉含有油脂,下鍋時,不用倒入油,全程中小火煎過,就很好吃。
虱目腸先抹上鹽巴醃20分鐘。因魚腸易出油,鍋內不需加油,直接將魚腸放入鍋中。比較有油脂、魚腸白色的那一面先下,開中小火煎至變色即可。
若吃魚腸會有苦味,是因為魚膽破掉而產生,取出魚腸時,需小心不要弄破魚膽就好囉!
起鍋開火,水煮沸時,將魚皮放入烹煮,再撒上少許薑絲,魚皮湯起鍋後,湯裡再撒上適量芹菜末與蒜酥即可。
水煮沸,將魚皮、魚肚肉放入。待煮熟時加入芹菜、蒜酥及少許鹽巴調味,將白飯倒入鍋中即完成。
虱目魚各個部位煮成粥,可吃到營養的魚肉,更可飽食一頓,是南部常見的虱目魚料理,且做魚皮粥、魚肚粥皆可。也可將熟米飯盛於碗中,再倒入已煮好的虱目魚湯與料即可。
若購回整尾的虱目魚,魚肉使用完後,剩下的虱目魚骨可別浪費!只要收集3台斤的虱目魚骨(亦可向魚販購得),倒入蓋過魚骨的水量煮滾,轉小火煮5小時,即可完成含豐富鈣質的美味濃縮魚骨高湯,煮虱魚湯時,以水3:高湯1的比例,即可加以稀釋。
» 愛吃虱目魚?點這裡可以看更多虱目魚料理!
薑絲:不習慣聞魚腥味者,在烹調湯類虱目魚料理、或滷虱目魚時,可撒上少許薑絲,可去除虱目魚腥味,並加以提味。
啤酒:滷虱目魚頭時,倒入的水份,完全以啤酒代替;煮魚皮湯時,則可淋上少許啤酒,皆可去腥。
—
延伸閱讀:
►挑選新鮮好吃的虱目魚,要看這 3 個地方!
►季節食材「牛奶魚」虱目魚,一次了解產地和產季!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