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有「黑點、白斑」可以吃嗎?專家給答案:3狀況恐致食物中毒
酸甜馥郁的芒果的一向是老饕們的夏日心頭寶,但挑選芒果時,發現出現奇怪的黑點、褐絲或壓傷等「不美麗」的狀況,還可以安心吃嗎?農業部農糧署在FB官方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分享水果控一定要知道的芒果實用大全,從挑選口訣、保存技巧,再學3招安心入口的辨別方法,一起學起來吧!
農業部農糧署在FB官方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用一張圖教大家芒果實用大全:
挑選3口訣:代表芒果新鮮且品質佳
1色澤鮮麗「帶果粉」
2果形飽滿「底圓滑」
3近聞時帶「有清香」
保存技巧:謹記熟了再冰
農糧署指出,由於芒果屬於「後熟型」的熱帶水果,若買回家時果皮帶果粉且手感硬,建議先放在常溫通風處靜置2天,待果皮轉油亮、出現濃郁果香,代表芒果已轉成熟,此時可立即品嚐,或以報紙包裹後盡速放入冰箱冷藏,並盡快食用。
芒果常見NG狀況
若芒果出現「不美麗」的情況怎麼辦?農糧署也進一步列出4種芒果最常出現的NG狀況:
黑點
為芒果表皮感染炭疽病及黑斑病所產生,不會感染人體,只要果肉未損傷太嚴重,尚可安心食用,此時建議不要再放,盡速吃完為佳。但若感染範圍太大、變色變味,則應丟棄、避免食用。
白斑
芒果削去外皮時出現的白色斑點為果肉澱粉粒,是芒果成熟時糖化過程受阻的生理障礙,此時芒果可能口感較粉,可安心食用。
褐絲
為果肉纖維管束褐化,以金煌芒果較易出現,若果肉無腐敗,切除褐絲部位即可食用。
壓傷
果肉受擠壓或碰撞產生,接近果皮周圍的果肉會出現變色、呈現半透明的狀態,食用無礙,但若帶有發酵味則避免食用。
農糧署強調,無論哪種情況,只要芒果損傷部位過多、明顯腐敗、變色變味,就應該丟棄、不宜食用,以免造成食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