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仔粿(客家菜包)包了什麼「草」?微甜Q皮、鹹香內餡這樣做
- 材料
- 糯米粉 200克
- 蓬萊米粉 150克
- 粄母 50克
- 柚子葉(裝飾) 20片
- 內餡材料
- 菜脯絲 150克
- 蝦米 15克
- 乾香菇 5朵
- 紅蔥頭 3粒
- 豆干 5片
- 調味料
- 米酒 1大匙
- 醬油 1大匙
- 白胡椒 1小匙
- 砂糖 1大匙
- 香油 1大匙
- 油蔥醬 2大匙
- 水 50-70c.c
- 麵糰調味料
- 艾草 20克
- 水 280c.c
- 抹茶粉 3克
- 砂糖 65克
台語常說的「草仔粿」,也就是客家人稱的青粄、艾粄等客家式菜包,因為其外皮中使用的青草汁液,就是來自艾草,喜歡這個軟Q口感的話,不妨跟著一起從翠綠粉糰的小秘訣,到鹹香內餡配方一起學起來,之後想變化動手做紅豆粿、芋頭粿,也可以很快上手喔!
將新鮮艾草洗淨,放入滾水中煮約20分鐘,再放入冷中冰鎮,接著加些許冰塊打成汁液過濾。
艾草一定要先汆燙煮過,才能去除苦澀味,用果汁機時加冰塊可以幫助高速攪打時降溫。新鮮艾草可在傳統市場或青草店購買。
取材料中各25克糯米粉、蓬萊米粉,加水揉至三光,分數塊壓扁後,放入滾水中煮約3~5分鐘浮起。
煮粿粹可以增加外皮的Q彈性,是很重要的步驟。
剩餘的糯米粉與蓬萊米粉加入煮好粿粹、艾草汁(分次加入)、糖、抹茶粉,揉成三光靜置備用。
若用新鮮艾草製作的天然外皮,顏色其實會偏暗帶褐色,若希望能翠綠些,可酌量加些抹茶粉,不影響整體風味,也比較天然。
製作內餡。菜脯絲洗淨晾乾,乾香菇泡軟切丁,紅蔥頭切片,豆干切成小丁狀備用。熱油鍋,爆香豬絞肉接著加豆干、紅蔥頭、蝦米、香菇、蘿蔔絲拌炒,再加入米酒、香油、糖、油蔥醬、白胡椒、醬油、水翻炒均勻後放涼。
菜脯絲可在傳統市場或南北雜貨店購買。餡料可以炒得略為濕潤,成品口感會較好。
麵糰取約60公克分成小團,先揉圓再壓扁,中間加入約15公克餡料收口、揉圓、正面再捏出小弧度裝飾。取柚子葉(或烘焙紙)鋪底,抹上薄薄香油,放上草仔粿,放入蒸籠以大火蒸約10~15分鐘即可。
草仔粿完成後可噴些香油,看起來會更油亮美味。
※本食譜、影像內容經 《料理123》授權,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影像提供/料理123)※
大家都想做這道
+ more加入「食譜自由配」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