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粽
- 材料(約20顆)
- 竹葉40~50張
- 糯米1,500克
- 花生300克
- 蛋黃10顆
- 豬肉900克
- 胡椒粉1匙
- 醬油2匙
- 紅蔥頭切末約56克
- 鹽與香油適量
- 棉繩一綑
- 鹽和米酒
- 五香粉
- 大蒜
- 糖適量
採買備料筆記
粽葉
米
現代人講究養生,也可以改加入一般粽子少見的紫米,讓南部粽擺脫傳統的偏油鹹,口味清香也容易消化,特別的是五、六月剛好是紫米收成的季節,所以食材也新鮮;另外也加入米豆讓口味更有層次。
餡料
左右手各持一片粽葉,以光滑面朝上來裹料,同時鈍端朝外、尖端朝內互相交疊。
交疊處不可太短,摺起來後的漏斗型杯口才大。
兩手大拇指壓住各兩邊粽葉,交疊後固定成漏斗型。
填入調味後的生米,再放入花生(南部粽必備)、滷過的豬肉、蛋黃半顆。
最後再用生米充填至九分滿。
將裝滿餡料的那面朝對面往內摺後,用手指與手掌固定成三角錐漏斗捏實出菱角。
由於南部包粽是用未蒸過的生米,不易固定且容易掉出,因此每個角度都要確實包覆密實,尤其粽身腰部更要扎緊。此外,經過包裹緊實,水煮時才能讓糯米有彈實的口感。
將包裹好的粽子以棉繩往粽子的腰身繞約兩圈,拉緊後打結。
將水滾後放入包好的粽子入水煮約40分鐘,煮好後的粽子吊掛滴水放涼即可。
水煮過程勿太久,否則口感會顯太軟爛。
大家都想做這道
+ more加入「食譜自由配」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