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人參」白蘿蔔上中下各有鮮吃法!蘿蔔皮、葉子教你做料理
台灣白蘿蔔一年四季都吃得到,但每年11月至3月盛產期,「著時」的蘿蔔最是鮮脆甘甜、水分足,無論涼拌醃漬、清炒或是煮湯,一根蘿蔔可以做出百變風味!農糧署在FB臉書粉絲專頁「鮮享農YA - 農糧署」發文分享蘿蔔的小祕密,其實,不同部位的蘿蔔,風味口感略有差異,包括削下來的蘿蔔葉或蘿蔔皮,也能入菜做成美味料理,無比萬用!
看更多>「春之桃」不是桃!認識常見蓮霧7品種、清甜鮮脆還能做料理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白蘿蔔具高營養、熱量低等特色,被譽為平民版人參。而白蘿蔔更是從頭到腳都能完美利用的農產品,農糧署臉書粉絲專頁貼文分享蘿蔔不同部位的百變風味:
◆「上部」甜度較高、辣度較低,適合涼拌或生食。
◆「中部」甜度及辣度適中,適合煮湯、炒食。
◆「下部」辣度較高、甜度較低,是醃漬或燉滷的好選擇。
◆「蘿蔔葉」辣度高、纖維較粗,一般會選用葉用品種做涼拌或雪裡紅。
◆「蘿蔔皮」甜度低、辣度高,洗淨後則可做涼拌或醃漬。
農糧署同時指出,挑選蘿蔔時可把握「皮白又帶葉,光滑不過裂,沉重夠清脆」三口訣,就能把握產季時光,品味國產蘿蔔的好風味。
※以上訊息如有異動,請以最新公告為準。
※【自由時報 食譜自由配頻道】版權所有,圖文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大家都想做這道
+ more加入「食譜自由配」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