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子、鱈魚子?日式料理店常吃的魚卵有哪些?
常吃超市御飯糰的大家肯定對「明太子」、「鱈魚子」的口味不陌生,跟台灣的烏魚子一樣是用「魚卵」加工而來,又香又鹹非常配飯,在台日兩地都很受歡迎。明太子、鱈魚子差在哪裡?和食經常出現各種魚卵食材還有哪些?現在就來一併認識,以後到超市、壽司店就不怕買到不愛的品項囉。
日本料理常見的「魚卵」有這些...
明太子 めんたいこ
常出現在超市御飯糰裡的「明太子」,是將助宗鱈的魚卵用鹽巴醃漬過後,再放入醬油、高湯、料酒和辣椒粉等多種調味料中浸泡而成;因為保留了卵巢薄膜,外觀呈現紅色長條狀,表面也通常會沾有紅辣椒粉。
這個特殊的名字怎麼來?「子」在日文中指的就是「卵」,而「明太」的發音(Mentai)在朝鮮語中即是「助宗鱈」(Myung Tae),傳到日本後就一直沿用至今囉!
明太子的顆粒細小、口感綿密,因為用了大量調味料醃過,吃起來濃郁辛辣又開胃,日本人甚至會當作下酒小菜直接食用;不過因為鹹度頗高,在台灣比較少直接吃,多用來調味、涼拌,或是做成茶泡飯等,另外中西結合的白醬明太子義大利麵也是許多人愛上明太子的開始,濃郁奶香又微辣的風味堪稱絕配!
明太子屬於加工製品,亦有製成多種口味如味噌、芥末及麻辣等,或以罐頭的方式販售,所以市面上的明太子顏色從粉紅到鮮紅色都有,建議大家購買時要注意有無色素添加的問題。
鱈魚子 たらこ Tarako
跟明太子一樣都是「鱈魚卵」,不過只用了鹽巴醃漬再熟成,可以說是原味、清淡的版本;通常從色澤及外表就能分辨:鱈魚子的顏色比較淡一些,表面也不會有紅色的辣椒粉。雖然口味不同,但鱈魚子的吃法跟明太子差不多,會用來拌飯、夾飯糰餡,或是做成日式洋食鱈魚卵義大利麵,小孩也愛吃!
» 推薦食譜:紙包食譜 · 美乃滋鱈魚親子燒
鮭魚卵 いくら Ikura
鮭魚卵可說是台灣人最愛、也最熟悉的魚卵,在各種有販售海鮮的日式料理店、壽司店中幾乎都能看到。鮭魚卵的顆粒較大,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鮮豔橘色看起來非常誘人!輕輕一咬就會「啵」地破裂在口中,傾瀉而出鮮美卵汁。
市售的鮭魚卵大多已經用鹽巴或醬油,搭配料理酒、高湯醃漬而成,直接配白飯就很美味。買回家後也可以再加入清酒、味醂浸泡10分鐘,瀝乾再食用;如此可改善偏鹹的問題,讓口感柔和!
臺灣人對鮭魚卵之喜愛已經不用多說明,也因此有黑心商人趁機製作低成本人工「假鮭魚卵」來冒充販售,不僅沒有天然的營養,還可能把有害添加物吃下肚,因此大家可別看到低價鮭魚卵就大買特買,小心別買到冒牌貨。
» 延伸閱讀:真假鮭魚卵怎麼分?丟進熱水就一目了然!
生筋子 すじこ Sujuko
生筋子也是鮭魚卵,不過因為它保留了「卵巢薄膜」,所以跟明太子、鱈魚子等一樣呈現「一整塊」,所有的魚卵連筋帶膜包覆在其中;而我們一般常吃的鮭魚卵(Ikura)則會在清洗的同時去除卵巢薄膜,最後就是我們看到粒粒分明的樣子。
除了形狀不同,生筋子的色澤也比較深,偏向鮮紅到暗紅;另外口感當然也有差別,因為生筋子是尚未完全成熟的卵,魚卵薄膜也比較柔軟,連膜整串醃漬後的口感比粒粒分明的鮭魚卵更加鮮甜一些,成為許多饕客的口袋名單。
飛魚卵 飛び子 Tobiko
飛魚卵(とびこ)的顆粒大小跟蝦卵類似,本身為淡黃色,不過很常醃漬、染成橘紅色,此外也有黑色、綠色和紅色等以不同調味料染製成的顏色;多用來裝飾捲壽司,或是做成軍艦卷。飛魚卵的味道比較清淡,帶有微微的煙燻味,吃起來相當粒粒分明、口感爽脆。
其實日本多數的飛魚卵是台灣出口,每年五到七月為魚卵採捕期,與印尼、秘魯並列飛魚卵的全球三大產區,因品質頗佳而有「黃金卵」的美譽,過去幾年外銷成績佳故被稱作「海上黃金」。有別於日本,臺灣本土將飛魚卵廣泛加工加入香腸、火鍋丸子或燒賣等,或與用來炒飯、涼拌…吃法多元。
鯡魚卵 数の子 Kazunoko
臺灣較少見的鯡魚卵(かずのこ)外觀相當好辨認,呈現淡黃色或粉色,因為鹽醃後會魚卵比此會黏在一起,看起來很像一塊完整的魚肉。比起其他魚卵,鯡魚子相當結實、觸感富有彈性,吃起來頗富脆口嚼勁,一般多做成握壽司食用,也有日本料理店會直接當作生魚片上桌。
看完這麼多種魚卵料理,是不是想立刻到日本料理店吃一波了呢?
–
延伸閱讀:
►釀酒渣大翻身!日本人愛用的「酒粕」該如何入菜?
►認識日本鰻!愛吃鰻魚的日本,竟然還有「鰻魚日」?
►吃過就回不去了!牛肉王者—日本和牛竟然分成這麼多級?
大家都想做這道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