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什麼進補?溫補、平補、涼補要看適合的體質!

示範/李佳穎中醫師、蔡蕙君中醫師 編輯整理/盧意 2019/12/20 14:00

編按:冬至將臨,氣候盛寒,人們習慣食療補冬來強身健體、抵禦寒冷,例如吃麻油雞薑母鴨羊肉爐四神八珍滋補養生。不過這些含有中藥材的料理,可不能隨便亂吃亂補,反而會打亂體內平衡。根據體質,可以從溫補、平補、涼補中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為何冬至要進補?  

根據節氣配合天人合一的概念,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體在春夏季節裡活動較多、消耗明顯,到了秋冬,身體活動少,營養物質易於吸收和儲藏,進而發展出冬至這一天要進補的養生概念。

冬至為一年當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日子,氣溫也將逐漸變暖,人的身體狀況也隨之呈現陰陽相交點,中醫師李佳穎表示,此時人體內陽氣趨於蓬勃,最容易吸收食物的營養並發揮滋補功效,這一天前後的進補,能使氣血循環能增進,經過營養的吸收而強健體質。

進補大原則

現代人生活方式改變、精神壓力增加,吃多、動少,血氣易滯留體內,代謝不佳阻礙氣血運行,此時可以食補為主、藥補為輔,中醫師李佳穎建議善用五穀類、蓮子,或冬季盛產的葡萄等食材食補。

藥補則由於體質因人而異,最好諮詢專業的中醫師,依體質調配最適合的處方,如果不清楚自己的體質為何,盡量以平補的方式,且不要過度食補,否則易適得其反。

三種補法要慎選

溫補:俗稱熱補,適用易四肢冰冷、身體虛寒的體質,建議以容易促進血液循環、散寒暖身的食材,如牛肉羊肉烏骨雞糯米櫻桃桂圓等食材。吃完溫補的補品後覺得覺得睡不著,又有長痘痘、便秘或嘴破的症狀,表示太過燥熱補過頭了。

平補:指一般體質沒有特殊症狀者,溫和滋養身體可食用四神湯,以整建腸胃、促進營養的吸收達強化體質。

四神指的是淮山、茯苓、蓮子、芡實,四味藥比較平性(不會過熱或過寒),可以補充元氣、安定心神,後來可能因為口感或飽足感的緣故,坊間不少店家將四神湯中的茯苓改以薏仁取代,但薏仁屬於微寒性,功效較差。

涼補:比較燥熱的體質需採用清熱解毒、養陰補陰的食材,如螃蟹牡蠣蓮藕紫菜、海藻都屬涼補食材。若吃涼補後有體溫較高、腹瀉、腹痛等也表示用量過多。

身體有狀況者,如感冒皮膚病、過敏體質、高血壓、糖尿等病患,建議必須諮詢醫師經過體質判別,再來進補。

PLUS 你是哪一種畏寒類型?

中醫師蔡蕙君表示,中醫會稱手足冰冷為「厥逆」,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型:

陽氣衰微型:常見於脾腎陽虛、新陳代謝極度低落者,常見症狀包括臉色蒼白、全身怕冷、精神萎靡、腰膝痠軟,常拉肚子且拉的是未消化的食物。

陽氣鬱阻型:常發生在容易因緊張而壓力大的人,常見症狀是胸脹、嘔吐下痢或腹痛、咳嗽、心悸。

血虛寒凝型:常見於有貧血症狀的人,除了面無血色、手腳冰冷外,還會頭暈目眩,吹點冷風即頭痛、身體痠痛,甚至下腹有疼痛、冰冷的感覺。

氣血兩虛型:常見於長期循環不良、久病的病人,與不當減肥、節食者,臨床上可見頭暈、面色蒼白、心悸、畏寒、倦怠無力、手腳冰冷、偶發癢、經期不正常等現象。

預防手腳冰冷飲食術

多吃含菸鹼酸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蛋、 牛奶、起司、糙米、全麥製品、芝麻、香菇、花生等,可改善緊張性腹瀉、皮膚炎,也可擴張末梢血管,改善手腳冰冷。

多吃堅果及溫性蔬果:核桃仁、芝麻、松子等,韭菜、胡蘿蔔、甘藍菜、菠菜等,杏、桃、木瓜等;其它如牛肉、羊肉、海鮮類、糯米、黃豆、紅糖等,都屬於溫熱性食物。

避免吃生冷食物:如瓜果、冰品。宜多吃溫補食物,如人參茶、薑母鴨、桂圓茶、黑芝麻、甜湯圓等。

冬天體質虛寒的人容易手腳冰冷,不能只靠服裝、暖暖包、熱飲,還是要從飲食開始調養體質。

延伸閱讀:
經痛、手腳冰冷怎麼調養?讓中醫師帶你揮別宮寒體質
體質熱怎麼吃?中醫師告訴你冬令進補的重點!
冬令準備進補嗎?先學會聰明挑選中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