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頭,一直是我們生活裡熟悉的存在,不論是物資貧乏的小時候,還是停電的颱風夜,或是媽媽用罐頭快手變出美味佳肴的放學後,都有罐頭相伴。我們嚴選出歷久彌新的八款經典罐頭,帶大家一同回味!
台灣罐頭工業始於西元1902年,至西元1935年後轉由日本人統治經營,當時最具規模的為台灣鳳梨株式會社(台鳳公司前身)。由於台灣地理位置佳,過去漁獲、蔬果充足,為有效利用資源,遂開始進行罐頭加工產業。1960年代為台灣罐頭外銷高峰,包含鳳梨、洋菇、蘆筍等農產品有「三罐王」美稱。罐頭方便、易食特性也深入家庭,成為1970、1980年代的家中常備品。
出產年:1924年
桃園大溪豆類製品出名,且鄰近客家庄,客家人常吃的豆腐乳罐頭絕大部分出自桃園。最著名品牌為1924年成立的黃屋(黃大目)。因商標轉於第三人名下,第四代以黃大目食料公司名義推新品牌「品香世家」。常見豆腐乳可分為台式米醬豆腐乳與外省麻油辣腐乳,前者以黃豆、米及豆腐塊製成,味道偏甜、香氣醇厚;後者加入麻油、醃漬物等,口味較重。
出產年:1950年代後期
最初生產燒臘、肉鬆的廣達香,約於1953年推出肉醬,最早非以罐頭形式販售,而是在店頭販賣,有需要的人就來店面買個幾勺回去食用,相對當時人們所得,是較奢侈的食物。1950年代後期製成罐頭,常見拌白飯、稀飯與乾麵食用,在1980年代後,則常見家庭野餐踏青時,將肉醬罐頭夾白土司吃。
» 延伸食譜:番茄排骨酥肉醬湯
出產年:1954年
由宜蘭冬山鄉同榮實業於1954年開發,因為接近台灣主要漁獲區南方澳,而設立冷凍設備,進一步加工各式魚罐頭。最著名的為紅燒鰻罐頭,包含辣味、紅麴、黑胡椒等口味皆備受好評,常見入菜吃法為鰻魚炒飯。
鰻魚罐頭最吸引人的不是鰻魚,而是罐頭醬汁。甜中帶鹹的醬汁光拌飯吃就很夠味,只要有用到鰻魚罐頭做料理,醬汁一定充分運用不浪費!
出產年:1955年
1902年日本岡村庄太郎氏於高雄鳳山設鳳梨加工廠,出現了台鳳牌鳳梨罐頭前身「合同鳳梨」。1955年台鳳公司承接日治時期台灣鳳梨株式會社,以蘆筍、洋菇、番茄、鳳梨加工及栽種為主,其中鳳梨罐頭於1960年外銷超過兩百萬箱,是全國出口量第三位。即開即食、隨手可得的鳳梨罐頭,不僅可當水果食用更可入菜,打造多樣化料理。
出產年:1973年
每月初一、十五前夕,打開電視即會聽見熟悉的廣告台詞「老ㄟ阿,明阿日愛口甲菜喔」,是1973年問市以花瓜醃製而成的大茂黑瓜最具代表性廣告。傳統吃法搭配白粥用,常見經典料理為清蒸瓜仔肉、瓜仔雞湯等,呼應產品「黑瓜脆,汁開胃」概念。
» 延伸食譜:醬瓜肉絲夾饅頭|烤雞佐鹽麴醬瓜塔塔醬
出產年:1979
為宜蘭冬山鄉活寶食品公司於1979年開發。美國俗稱鮪魚罐頭為海底雞(SeaChicken),最初因想將鮪魚取代雞肉獲取蛋白質來源而命名,遂傳回台灣。因豐富營養價值受家庭歡迎,除可夾土司吃,也適合加入湯米粉燉煮,或搭配蒜頭切片做下酒菜。
出產年:1984年
由宜蘭蘇澳金春勝食品公司開發的鯖魚罐頭。該地以漁業為主,為消耗重保鮮的漁獲,於1984年開發魚罐頭。市場上常見黃、紅兩色的罐頭外裝,其實內容完全一樣!早期南部偏愛黃色,北部愛紅色,故以色系區分販賣區域,後來因全國性量販店出現,在架上可同時看見黃、紅兩色罐頭,其他廠牌如紅鷹牌、同榮的茄汁鯖魚罐頭也是如此。
» 延伸食譜:茄汁鯖魚拌麵|茄汁鯖魚米粉湯|義式茄汁鯖魚燉飯
出產年:1984年
還記得胡瓜所拍攝的土豆麵筋廣告嗎?朗朗上口的廣告詞:「吃麵筋、好腦筋,要∼有土豆的哦!」勾起兒時吃稀飯配麵筋的回憶。1984年推出玻璃瓶裝土豆麵筋前,愛之味已有生產鐵罐裝、內無花生的麵筋,為讓消費者可看到內容物而將包裝改為玻璃瓶裝。
除確認效期外,若發現瓶身膨脹請勿食用,膨脹主因來自罐頭經碰撞產生破損或凹陷,空氣進入內部導致細菌產生。罐頭開封後若無法一次食用完畢,應將剩餘罐頭內容物存放於保鮮盒、碗等其他容器,勿直接將開封罐頭放在冰箱,可避免因冷藏過程中金屬包裝恐與食物發生化學作用而變質。
目前罐頭製作技術精進,將原料經由清洗、蒸熟、裝罐、填油後,經真空封罐與高溫高壓殺菌,再進行冷卻,無須也不能添加防腐劑。
–
延伸閱讀:
►流傳已久的好滋味!常吃的古早味蜜餞有這些…
►白飯絕配!樹子、蔭瓜、醬冬瓜...傳統台式醬菜一次認識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